张岱《湖心亭看雪》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张岱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2),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问其姓氏,是金陵人(6),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鉴赏】:
张岱是明代小品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短小,却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韵味,很耐人寻味。湖心亭看雪是他别具风格的一篇作品。
这篇小品很短,语言上极为精炼简洁,却能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描绘景物,表达情感。一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概括地写出了大雪封湖的景况,从听觉角度衬出一片寂然。而在描写夜游西湖的景物时更显示出了作者运用语言的功力。“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如此用笔俭省,却使读者有如亲眼见到西湖上下两岸一片银白迷濛的奇景。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几个词充分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入微和选词用字的生动贴切,作者观察角度由远及近,所写景物也由大到小,使得读者在有了“上下一白”的总体感受之后,又能捕捉到在这一片迷茫中的几点暗影,这样整个画面就不仅是单调静态的,而且有了跳动和活力。
这篇文章不仅在语言上表达上有其独到之处,更主要的是它能在平静淡远中创造出一种浑朴的意境。作者精心点染出一个白茫茫天水一色的寂静氛围,造成一种孤寂纯洁的境界,在这种环境中孤舟夜游,正显示出作者孤高自持、不入俗流的精神境界,这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在意境上更为冷寂凄清一些。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篇幅虽短,结构上却是一波三折,峰回路转。本来描写的是孤舟夜游的寂静场面,却忽然发觉湖心亭中早已有人独享此乐,作者用他人的惊喜来反衬自己的惊喜,这种意外使得本来冷清的气氛一下子有了暖意,在意境上更进一层,文笔可谓变化多端。而结尾处舟子的一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更是有如神来之笔,使文章韵味更浓,可使人反复吟咏玩味而终至随着作者“痴”了过去。
-
北城寒食烟火微,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门前骢马紫金鞿。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头谁敢睎。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书生老眼省见稀,画图但觉周昉肥。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何时东山
-
臣植言:臣闻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2〕;
-
书画的欣赏与鉴别,需要相当的学识和精细的观赏能力。前篇:吴丞相对“正午牡丹”的分析颇为精到,这里不单表明他具有丰富的绘画知识和鉴赏经验,还表明他对于生活亦有细致入微的观察。
-
钿云蟠蟠牙比鱼,孔雀翅尾蛟龙须。漳宫旧样博山炉,楚娇捧笑开芙蓿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白天月泽寒未冰,金虎含秋向东吐。玉佩呵光铜照昏,帘波日暮冲斜门。西来欲上茂陵树,柏梁已失栽桃魂。露庭月井
-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题解】 王世贞,字浮美,号凤洲,明朝杰出的文学家,诗文俱佳,为当时文学派别“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诗词贵自然》经典解读 诗词贵自然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太阳的搞笑诗句,内容包括太阳一出东方红搞笑诗词,关于太阳的诗词句和段落,幽默出句: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刚开始的时候,他什么都不介意,不介意你的过去,不介意你的坏脾气。然后有一天,他开始介意…他曾经说过不介意,那一刻,你感动得抱着他流泪。谁
-
独孤及:华山黄神谷燕临汝裴明府序 独孤及黄卢子灭景上汉千岁矣,留碧峰白云以贻后世,故清机胜事,未始有极。余吏于华之明年,道侣裴冀,
-
严监生并不吝啬,苦了自己,便宜了他人,是他的总帐。他与葛朗台等毫不相干。他将典铺的例钱白银三百两,每年全数交给妻子,对其去向不闻不问。而葛朗台看见妻女给他侄儿做一顿加牛油的面包就喊:“你们是不是要让我
-
里乘 清光绪五年(1879)抱芳阁藏板本《里乘》扉页书影 清光绪五年(1879)抱芳阁藏板本《里乘》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类笔记小说集。全称《兰苕馆外集· 里乘》,又名《兰苕馆外史》、《留仙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