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壶井荣《报春花》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日本〕壶井荣
【原文】:
路过花店,檐头底下见到一盆报春花,不觉拿上手里来欣赏。这不是因为在东京这样的闹市里,见到报春花,觉得真稀罕,而为的是我怀恋起很久以前,孩子时候,在家乡的山野里见惯的报春花。花店老板娘以为我要买,出来招呼,我只得道歉说,回来买吧,就走开了;可是萦回着报春花,追慕我母亲的声容,往事有如泉水一般涌上心头来。
母亲有时背着柴禾,有时背着茅草,老是在傍晚的山路里,迈着急步回家。现在我才领悟到:看来总是那么轻快的脚步,全是为了惦记家里等着吃奶的婴孩。母亲这样在山路奔上走,直到她累得倒下来的前一天。
每天母亲从山上或是地里回来,我总哄着饿得哭闹的小妹妹,在半路迎上来。刚到地藏仙跟前,母亲就“哦,哦”喊着,加快一步赶过来了。有时妹妹哭得厉害,母亲等不及到家,就把背子往地边石帮上一靠,急忙解开胸襟。她舔湿了指头,一揉那饱胀的乳房,就象水枪似地滋出奶来,娘儿俩都乐得欢笑起来。母亲的皮肤真白,通年脸色晒得象小麦,却这么肌理细腻,柔软得好象糯米饽饽。也许只是乳房,我怎么也不信母亲全身都是这样的。因为母亲的奶水尽管足得象水枪似地滋出来,但她背子里却老插有一株报春花;而村里人叫它作荷克理的报春花,乃是治皴裂口子的灵药,母亲也爱用它。
不仅是我母亲,所有穷苦的山农渔户人家的主妇们,每逢好天,一年里多一半日子都在山里地里过。只是偶然去拉个大网,才吃上一口有蛋白质的东西,全靠身体做本钱的主妇们,一个劲儿光是消耗着肉体。我那生孩子过多的母亲,更是瘦得油枯脂干的,一过夏天,就常年价闹起手脚裂口子来。尽管奶足得象水枪似地滋出来,但凉风一起,就得防护脚心,从冬月、腊月,直到正月、二月,四十岁的母亲便痛直得喊阿唷哇。用什么治呢?便是这报春花了。把报春花的球根捣烂、剔去筋,和饭粒儿捏,捏到发粘,填进裂口里。
“瞧,有娃娃嘴的那么大呀!”
母亲常这么夸张她的皴裂口。她用荷克理填满手脚上张开的好些“娃娃嘴”,从纸拉门上撕下一小块、一小块的纸来贴在上面,母亲的脚跟就成了纸糊的了。
皴裂口也是个预报气候冷暖的东西。
“说不定要下雪啦,今儿晚上裂口痛得历害哩。”母亲这样说。
操劳,操劳,一辈子非得辛辛苦苦操劳不能生活过来的穷苦母亲,尽理手脚上的裂口里渗出血来,母亲的乳房还是光滑的,难道所谓母性就是这样的么?母亲得了脑充血躺下来的时候,她的第十个孩子还没有离奶呢。她气得捶打着半身不遂的手脚,好象就是手脚犯了罪,不住地叨咕:
“这只手,这只脚,竟不听我使唤了,多么气人呀!”
母亲躺得日子多了,她的手脚也变得好看了,好象贵族小姐似的,她从此倒不再同荷克理打交道了。
如今,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我偶然在东京大街上发现了报春花,不由回忆起把它叫作荷克理的往日,想到母亲在抚养十个孩子的岁月里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报春花的生命,然而我正如而对了我那穷苦的母亲,不禁对报春花发生了亲密的情感。
(肖肖 释)
【作者简介】:
壶井荣(1900—— ) 日本当代女作家。一九三八年发表处女作萝卜叶子,后来陆续发表历、有一棵柿树的家、我的百花故事等许多作品。报春花选自我的百花故事。
【鉴赏】:
世界上有一种最深沉、最无私、最炽热也最永恒的爱,那便是母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支关于自己的母亲的歌,报春花是作者唱给她贫苦无私充满爱心的母亲的深情的歌。
作者选取了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来映衬母亲,“报春花”既有母亲般无私的给予,又有母亲般质朴的品格,它就是母亲形象的写照。由花店的一盆报春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母亲,通过对往事的追忆,母亲的声容举止、母亲的病痛烦恼,都仿佛如在眼前。这是因为作者是怀着一种对母亲的无比感激与热爱来追忆母亲,表现母亲伟大的人格和深厚的爱心的。
这位终年辛苦劳作的母亲,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她将全部的心血都用于哺育十个孩子。那个在傍晚的山路里背着柴禾急步赶回家的母亲、那个在半路上就给孩子喂奶的母亲、那个手脚裂口的母亲、那个自己得了病躺在床上却还想着孩子的母亲,是那般淳厚善良、辛劳艰苦,作者通过几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语言质朴平实却又饱含深情,与文章的内容协调一致。
-
与其振威武以服其外,不若布诚信以结其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其振威武以服其外,不若布诚信以结其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文观止·明文·归有光·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
-
古文·卖油翁 欧阳修陈康肃公尧咨(1)善射(2),
-
灵剑经年匣,决云谁为高。报分别有道,何认问吹毛。
-
别时暮雨洛桥岸,到日凉风汾水波。荀令见君应问我,为言秋草闭门多。
-
我的前生,或许真的是江南的一介布衣或者士子,不然,我不会对眼前的一切这么熟悉,连同空气中那股淡淡的水乡气息。三墩古镇,朴拙,自然,
-
世有伯乐 ①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
【原题】:访吴安抚命赋诗竹洲中有静香亭堤静观斋舞雩亭
-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
-
①这首诗是蔡和森同志在1918年所作。当时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他写信给毛泽东同志,讲到有人发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毛泽东同志主张争取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了解俄国和欧洲的革命的真实情况,因此和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青年中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