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泂《观开先瀑布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泂:观开先瀑布记(节选)
李泂
至开先寺,其东马尾泉,其西飞玉泉、万竹亭、漱玉亭。青玉峡峻宇天辟,两崖岚翠欲滴,其地如大瓮,泓渟为潭。其上有巨石,水从中来,触石分道以出,状若白龙,飞坠潭中,盘旋数四、循石阪下,其巅委势,远益缓,始逡巡,敛怒趋去。登云锦阁西轩望瀑布,其旁香炉,双剑二峰,尤秀丽特甚,相传上有三石梁,横绝青冥,窅不见底,苔滑不可度,度辄得遇异人。瀑行青壁间,如长虹委蛇,下沉邃渊。须臾,大风暴起,泉石不得行,从旁掣曳,欲断还续;忽飞旋重轮,直入空际,回风一散,万象冥蒙。或文绡霞绶,陟降天际;偶随飙轮,奄尔而逝,瞬息万状,殆不可穷。急雨继之,四山雾晦,银竹森竖,形神开悟。自以兹游冠绝平生,即相与命酒,颓然就醉以卧。
瀑布是庐山一大胜景,诗人李白曾赞美说:“鄱湖烟雨,庐山瀑布,并称天下奇观。”到庐山的人,无不为那些气象万千的瀑布所陶醉。开先寺附近香炉峰、双剑峰的瀑布,尤为壮丽。
李泂的观开先瀑布记,是写庐山瀑布的名篇。其艺术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观”字上。作者把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瀑布,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他写青玉峡的瀑布象奔突腾飞的白龙,从山上一个象大瓮般的深潭中冒出来,然后冲过阻挡它去路的巨石,飞坠而下,“盘旋数四,循石阪下,其巅委势,远益缓,始逡巡,敛怒而去。”这里的瀑布有着一种强大的力感。一种动态的美。
在作者笔下,香炉峰和双剑峰的瀑布,又是另外一种神采。“瀑行青壁间,如长虹委蛇,下沉邃渊。”它象一道长虹,绚丽夺目,飞流直下,直入深渊,有着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须臾,大风暴起,泉石不得行,从旁掣曳,欲断还续;忽飞旋重轮,直入空际,回风一散,万象冥蒙。或文绡霞绶,陟降天际;偶随飙轮,奄尔而逝。”突然暴风刮起,瀑布不能附崖下泻,被从中截断,转向旁边。风旋转时,瀑布被卷成一个重轮,直入空中。回风一散,重轮又化作万千水珠,如云似雾,冥蒙一片。它们飘拂而下,有如美丽的绵绣,披挂在天空间,有时又形成一个飙轮,迅速堕下。“瞬息万状,殆不可穷”,千变万化,形状无穷,不可能一一加以描绘。如果说,青玉峡的瀑布充满了力度感,有一种阳刚之气的壮美。那末香炉、双剑两峰的瀑布,却绚丽无比,形态多变,有着一种阴柔之气的优美和变幻莫测的朦胧感。在这个瀑布所造成的神奇世界里,能给人以种种幻觉,得到莫大的美的享受。作者这次观庐山瀑布,认为是“冠绝平生”,乃平生最愉快的一次游览。他不能自已,与游伴开怀畅饮,“颓然就醉以卧”。这里有酒的力量,也有瀑布美的力量,在酒意和山水美感中安然睡去。瀑布由于动态,由于力所造成的美能给人以心灵的涤荡,袁宏道的观瀑记就提到,他在庐山瀑布面前,病痛全消,精神爽利,是亲身的真切感受,说明瀑布对人的精神具有极好的净化作用。
李泂的这篇观瀑记,语言精当生动,出神入化,一气呵成,又变幻跌宕,使人读着遐想联翩,心驰神往。
-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题解代宗大历三年(768年)
-
[清]曹贞吉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秦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
-
一、贺敬之的革命浪漫主义理论情怀贺敬之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具有理论修养的诗歌理论家。就像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一
-
平生志业有谁先,落笔文章海内传。昨日都城应纸贵,开帘却扇见新篇。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洞里新花莫相笑,刘郎今是老刘郎。
-
《警世通言》,40卷,话本小说总集。明冯梦龙编纂。此书为《三言》的第2辑,据金陵兼善堂刻本无碍居士序,知刻于天启四年(1624)。原刻不署撰人,仅题“可一主人评,无碍居士校”;知为冯梦龙纂辑,论述已见
-
有一双眼睛从理工楼的第四层,由打北边数第三面,挂着红绒布窗帘的大玻璃窗子里面朝外窥看的时候,正是公元1982年的末日。末日俩字,当时的
-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苏轼 《贾谊论》,立志于先类名
-
这首诗歌是由荆轲在刺秦王出发前唱和而成的。燕太子丹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样的策略。
-
《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木
《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木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