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韩愈·送董邵南序》文章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韩愈·送董邵南序》文章鉴赏

韩愈·送董邵南序文章鉴赏

燕赵①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②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③,怀抱利器④,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⑤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⑥仁者皆爱惜焉。矧⑦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⑧,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⑨?为我谢⑩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

①燕赵:战国时,燕国位于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②董生:指董邵南。生,旧时对读书人的通称。③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④利器:锐利的兵器,比喻杰出的才能。⑤有合:有所遇合。⑥彊(qiǎng抢):同“强”,勉力。⑦矧(shěn审):况且。⑧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谄,离燕归赵,赵封之于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南),称“望诸君”。⑨屠狗者:指高渐离。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高渐离曾以屠狗为业。其友荆轲刺秦王未遂而被杀,高渐离替他报仇,也未遂而死。这里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⑩谢:致意。

董邵南,寿州安丰(今安徽寿县)人,因屡考进士未中。当时正值藩镇招揽人才,于是约在元和(802)年间,董生打算去投奔魏博节度使田季安。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送他,既同情他仕途的不遇,又勉励他不要去为割据的藩镇做不义之事。

文章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首段先说此行一定“有合”,是陪笔。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中,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现在呢?现在或许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后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今”蓄势。

次段指出古今风俗不同,故此行未必“有合”,虽不明说而主旨已露。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竞引豪杰相助。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赵“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作者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含蓄感慨说:“董生勉乎哉!”此处当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末段借用乐毅和高渐离之事,喻示董邵南生不逢时,“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应当效法古代的忠臣义士,效力朝廷。至此,作者对于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全文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约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有一定的同情的。

全文措辞深婉,意在言外,虽仅百余字,但一波三折,起伏跌宕。虽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清代过珙高度评价此文说:“含蓄不露,曲尽吞吐之妙。唐文惟韩奇,此文为韩中之奇。”

后人评论

刘大櫆:“深微屈曲,读之,觉高情远韵可望而不可及。”(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 关于汤圆好吃的诗句,关于汤圆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汤圆好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汤圆的诗句,关于汤圆的诗句古诗,赞美汤圆好吃的古诗,急急急急~~~~。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平安皮包如意馅,冰天雪地不觉寒。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

  • 儿童古诗词新唱晚会(教办室幼儿园大班表演的是哪一首古诗新唱)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儿童古诗词新唱晚会,内容包括教办室幼儿园大班表演的是哪一首古诗新唱,唐诗新唱舞蹈节目串词,教办室幼儿园大班表演的是哪一首古诗新唱。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克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 又见蔷薇花开

    又见蔷薇花开忽然,又翻出你的书来看。读到这里,113页。你说,“在路途上想起爱情来,觉得最好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

  • 杜牧《陵阳送客》全诗赏析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兰舟倚行棹,桂酒掩余樽。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

  • 韩愈《短灯檠歌》全诗赏析

    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且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看书到晓那能眠。一朝富贵

  • 宋明义理之学:不治章句,以求其理

    两汉经学多详章句训诂,偏重字义、名物、典章制度的考辩,更由于后学笃守家法、师法,毫无创见,绝少新意,其学越演越密,遂流于“烦言碎辞”。学者皓首群经,终老不能究其一艺,为后世所诟。章句训诂本为把握经学大

  • 阮元《大龙湫歌用禁体》

    阮元《大龙湫歌用禁体》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阮元 山回路断溪谷穷,寻湫阴閟龙所宫。 眼前无石不卓立,天上有水皆飞空。 飞空直落一千尺,鬼神不任疏凿功。 绝壁古色划尔破,山腹元气冲然通。 有时静注绝不动,

  • 苏轼《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全诗鉴赏

    嫋嫋风蒲乱,猗猗水荇长。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得意诗酒杜,终身鱼稻乡。乐哉无一事,何处不清凉。

  • 牛钟顺《小院老娘》

    一 包了满满的一盖帘水饺,在我们老家叫“箍扎”,可是老娘已不能顺畅地吃了。她用筷子钳起一个放下,再钳起一个又放下。放下以后就呆呆

  • 《醉蓬莱 归故山赏析》

    【注释】:王沂孙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学官。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 。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事元非其所愿,故国之恋深深地敲击着他的胸膛。在这首词中,作者用较为隐蔽的手法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从秋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