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湛方生《游园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湛方生《游园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湛方生:游园咏

湛方生

谅兹境之可怀,究川阜之奇势。水穷清以彻鉴,山邻天而无际。乘初霁之新景,登北馆以悠瞩。对荆门之孤阜,傍渔阳之秀岳。乘夕阳而含咏,杖轻策以行游。袭秋兰之流芬,幕长猗之森修。任缓步以升降,历丘墟而四周。智无涯而难恬,性有方而易适。差一豪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故羁马思其华林,笼雉想其皋泽。矧流客之归思,岂可忘于畴昔。

湛方生这篇游园记咏,是介于韵散之间的短文。作者先以较多篇幅描述园中的宜人景色和闲适心情。园中有可爱的奇美之景,清澈见底的水流和延展天际的青山,是那样地富于诗情画意。在雨过天晴的傍晚,园中景物格外清新,作者拄着手杖登上北馆,远眺孤阜秀岳,游赏行吟于幽兰流芬和密林深篁之中。此种情景,全然是随适心意,悠然自得,表现出作者崇尚自然的心境。而这一切描写,也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于无意中信手拈来,显得自然而又亲切,冲淡而又宁静。

在作者信步而游,人与自然浑然契融的时候,他感悟到庄子所说的话,以为“智无涯而难恬,性有方而易适”。对知无涯而生有涯的哲学命题,表现出一种追求的热情,进入人生真谛的思考。在无限的自然面前,人的追求常使自己难以宁静,而山水之性又使人易于安适,与山水自然相契相融。这个由难恬而易适的心理活动过程,显示出作者在游览山水中的思辨过程,从平静到不平静,又从不平静到平静,倾斜了的心态在思考中又找到了平衡。说明只要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便可无往而不适。这清虚旷达的襟怀,乃是魏晋人独具情韵的人生态度,所以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执著于山水之美的追求,而无心于社会利禄的竞逐。

魏晋人中多有玄虚之心,“固以玄对山水”。他们以玄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宇宙,品察万物,别具一种审美情思。湛方生的人生思辨,自然也脱不掉玄学之光的映照。在他的笔下,山水都已经过感情的过滤,将得来的玄理转化为艺术的语言,显出深厚的哲学意趣,所谓“差一毫而遽乖,徒理存而事隔”,乃是他人生审美经验的自我总结。在进退出处之间的抉择,关系到人的一生命运。一毫之差足可使人生乖违,破坏本真的性情。这也是他的自我砥砺,自我剖白,所以他用“羁马思其华林,笼雉想其皋泽”为比,抒发归思,表达向往自然,不忘山林的昔日隐居生活。

猜你喜欢
  • 周蓬桦《林间生灵》散文鉴赏

    白山栅栏 怎样向你描述我住在白山脚下的临时住所呢?有时候语言是无力的,文字更是无力,连对某个现场的真实还原都做不到——因此,

  • 古代诗歌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六》全译、翻译和译文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六》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1 。 【注释】 1.连枷:打稻的农具,可使稻粒脱穗。 今译 新筑成的场院如镜面般水平, 家家打稻乘着宝

  • 怀着一颗童心

    怀着一颗童心爸爸是一个快乐的人,妈妈说他有一颗童心。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爸爸是一个连啤酒都不舍得喝的人,但是爸爸会给我们购买音乐会

  • 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全诗赏析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卓绝二公外,丹心无间然。昔攀六龙飞,今作百炼铅。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弯弓绿弦

  •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孔淑茵《四小时五十分》散文鉴赏

    时间是下午5点20分。 5点20分,车辆们终于见缝插针地将本已拥挤的路面填塞殆尽,一次大堵车初见端倪。一辆摩托车在失了队形的车辆间

  • 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方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一丛花·初春病起赏析》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

  • 《沁园春·梦孚若赏析》

    上片是叙述梦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负;但是,作者对于南宋小朝廷那种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满,已洋溢在纸墨之上,语气在含蓄之中闪烁着尖刻的讽刺。南宋时,宝钗楼和铜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刘克庄和方信孺都没有到过。但刘克庄故意举出这两个地

  • 深层意象作品分析

    美国“放射派”*诗人的理论主张。他们认为20年代意象主义*诗人诗歌中的意象只是一种客观意象,而他们要写出与下意识有密切关联的来自意识深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