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待漏院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待漏院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待漏院记

简介

本篇选自小畜集。作者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文学家,宋初倡导诗文革新的先驱者之一,于文简古晓畅,于诗淡雅平易,所作诗文反映生活较为深刻。小畜集系王禹偁自编,三十卷,凡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对两类宰相待漏时的心理状态进行描绘,箴规宰相须勤政安民、正直无私,而不应谄君固位、私心用事。待漏院是古代宫廷百官清晨在朝廷外等待朝见皇帝而休息的地方。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释

①品:众;亨:通达顺利。 ②相(xiànɡ):辅佐。 ③夙(sù)兴夜寐:早起晚睡。 ④煌(huánɡ)煌:明亮。 ⑤哕(huì)哕:有节奏的铃声。 ⑥佞(nìnɡ)人:惯用花言巧语谄媚他人的人。⑦灾眚(shěnɡ):灾祸;禳(rǎnɡ):祈祷消灾。 ⑧厘:整治。 ⑨陟(zhì):升迁。 ⑩慆(tāo)慆:纷乱的样子。 重瞳:指天子;重瞳屡回:指天子频繁注视。 隳(huī):毁坏、堕落。⑬棘(jí)寺:大理寺的别名,宋朝中央政府掌握刑狱的最高机关。

译文

苍天不言,却能使万物顺利生长,庄稼获得丰收,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天上有分管四时的天神和统管五行的天官的辅佐,疏通了它的元气。圣人不语,而能使百姓亲和、万邦安宁,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为朝廷有三公商讨治国之道,六卿履行自己的职责,以推广圣人的教化。由此而知,君主悠闲安逸于上,臣子辛勤劳苦于下,是取法自然之道。古代善于做宰相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人,从尧时的皋陶、夔到唐代的房玄龄、魏徵,历历可数。他们不仅有高尚的品德,而且都勤于职守。早起晚睡以侍奉国君,连卿大夫们都是如此,更何况做宰相的!

朝廷自开国以来就沿袭唐代的旧制,在丹凤门的右边设置了宰臣待漏院,来显示宰相臣子勤于政务。在那曙光映照宫门望楼,东方还未破晓时分,宰相们就启身赴朝,那烛火辉映,如同火城一般。宰相到了宫外停下,马车的銮铃声还在回响。宫门未开,玉漏之水还在流滴,宰相掀开车盖,走下车来,就地等待休息。待漏之际,宰相们该有所思吧!

大概有的人想到的是百姓尚未安定,如何能够使得他们泰平;周围的异族尚未归附,怎样使得他们归顺朝廷;战争尚未停息,如何加以平定;田地多有荒芜,怎样进行开辟;贤人还屈身草野,我要尽力引进;谄媚奸邪的小人立身朝廷,我应贬斥他们;气候不能调和,灾害接踵而至,情愿退位向上天祈祷消灾;各种酷刑还未废止,欺诈之事每日都有发生,我将请求圣君修明德政以整治矫正。忧患之心忐忑不安啊,期待着天明入宫上朝。皇宫的大门打开了,远方的消息变近了。宰相进谏,圣君纳言。皇朝的风气因此而清爽,百姓的生活因之而富足。如此这般,宰相总领百官,俸禄优厚,非是侥幸受宠,而是理所当然。

大概另有其人想着的是私仇未复,要如何驱逐他的仇敌;旧恩未报,要设法使得恩人荣华富贵;美女玉帛,怎样才能搜集;车马玩物,怎样才能获取;奸邪小人依附权势,我就将他提拔;正人君子直言抗争,我就将其罢黜;一日三时报告灾情,皇上面呈忧色,我就编造花言巧语取悦他;官吏们玩弄权术,贪赃枉法,皇上听到怨言,我就以谄媚的样子博得他的欢心。私心杂念纷至沓来,坐在那里假睡。等到宫门开了之后,国君频繁注视他们。宰相进谗言,皇上被蒙蔽。国家政权因此而毁坏,帝王之位因此而危殆。如是这样,那么宰相被下狱处死,流放远方,就不是他的不幸,也是理应如此。

由此而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全都掌握在宰相的手里,能够不慎重对待吗!此外,还有那些没有毁谤,也没有赞誉,每天跟着众人一起上朝、退朝,窃居高位而无功受禄,聊以充数而明哲保身的人,也都是毫不足取的。

大理寺的小吏王禹偁作此文,希望书于待漏院的墙壁上,以此箴规执政之人。

猜你喜欢
  •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赏析和鉴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

  • 《悯农·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杨万里稻云不雨不多黄, 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 更堪岁里闰添长?杨万里(11

  • 陈涉世家

    【题 解】 本文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公元前209年,爆发了以陈涉(又名胜)、吴广为首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史记·陈涉世家》记叙了这次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局。这里节选的是原文前

  • 《欧阳修散文名篇·画舫斋记》唐宋八大家名作鉴赏

    短短的文章中,既有作者对风景的描绘和其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又有由此引发的感慨,可称是借题抒臆,以小见大。从本文中既能看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又能因见作者的人格与境界之高迥,层次分明,是一篇抒情写意的佳作。

  • 于立《观牡丹有感》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观牡丹有感》咏牡丹诗鉴赏 于立摇摇红

  • 杜甫《将晓二首》全诗赏析

    石城除击柝,铁锁欲开关。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巴人常小梗,蜀使动无还。垂老孤帆色,飘飘犯百蛮。军吏回官烛,舟人自楚歌。寒沙蒙薄雾,落月去清波。壮惜身名晚,衰惭应接多。归朝日簪笏,筋力定如何。 作品

  • 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穷不忘道,老而能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古典文学作品《洛神赋(并序)》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黄初三年 〔2〕 ,余朝京师 〔3〕 ,还济洛川 〔4〕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说神女之事 〔5〕 ,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 〔6〕 。背伊阙 〔7〕 ,越轘辕 〔

  • 宋长征《印象长征》

    无偏无陂是遵义天下着雨,已是秋天。在我的记忆中遵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雨飘着,远山湮没在层层烟雨中,低矮的石头房子,鸡莳里的鸡跳

  • 谢枋得《武夷山中》

    谢枋得《武夷山中》宋山水诗鉴赏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这首诗作,与其说是山水诗,毋宁说是咏物诗,抒情诗。诗人以质朴的语言描写武夷山中的寂寥风光,赞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