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蒲松龄《山市》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蒲松龄《山市》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蒲松龄: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这篇山市描写的是奂山(在山东淄博市境内)山市从出现到幻灭的神奇景象,细致入微,引人遐想。“山市”,即海市蜃楼。这是一种由光线在低层空气中经过多次折射而造成的幻景。这种幻景多出现在海洋中、沙漠里,或山头上。景象多种多样,有亭台楼阁、宫殿寺庙、人物车马、飞禽走兽,或整个都市,或一处乡村。古人不了解这种景象产生的科学原理,以为是蜃吐气而造成的,所以称为海市或蜃楼。蒲松龄因在奂山之中见到这种幻景,故称之为“山市”。

这种自然幻景,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里就有记载。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更有具体的描绘:“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沈括说是由“云气”而造成,已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山市存在时间的长短,看风力而定,如果是风定云停,存在的时间就长,一刮大风,便如苏轼登州海市所说:“相与变灭随东风”,幻景瞬即散去,无影无踪。

作者从一个固定的视点,即孙公子与同人饮酒的楼上,去观察和描绘幻景由产生到幻灭的过程。先是“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继而,又“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竟然看到了整个城市,而且“历历在目”。忽然间,大风刮起,目前的一切又变得模糊依稀,“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但仔细观看,在依稀中还有高楼一座,直接霄汉。但高楼在逐渐变小变低,直到“如拳如豆,遂不可见”以至完全消失。

山市全文只有三百一十多字,文字精炼,形象具体,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既生动地描绘了“山市”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又表现了人们从发现它时“相顾惊疑”的心情到全神贯注仔细观察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也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对美的发现,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因此,山市不仅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而且,它真实地记录着“山市”由生至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猜你喜欢
  •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ppt(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默写ppt,内容包括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九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理解性默写。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有关于龙门联的对联大全

    龙门在韩城县城北,跨黄河东西两岸,形势如门阙,故名。相传夏禹曾导河至此,凿以通流,故又称禹门。 一道盘空,白云复地; 两山立壁,黄河中流。(王达村) 禹门三级浪 平地一声雷 (集句) 东龙门,西夔门,

  • 欧阳修《井桐》全诗鉴赏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

  • 热爱故乡的古诗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热爱故乡的古诗词,内容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古诗词,关于热爱家乡的古诗,关于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古诗。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

  • 《咏红梅花得“红”字赏析》

    《咏红梅花得“红”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贾宝玉写诗“落了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花。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

  • 李贺《南山田中行》全诗赏析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作品赏析秋风:一作秋色。

  • 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全诗赏析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 《史记·“狗盗”“鸡鸣”救孟尝君》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在薛 ① ,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 ② ,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

  • 苏轼《黄葵》全诗鉴赏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哲理事理·辩证”类的诗句。 诗人通过极为常见的生活现象,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即任何事物都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