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白: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李白
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台榭,居高明。吾之友于,顺此意也。遂卜精胜,得乎龙兴。留宝马于门外,步金梯于阁上。渐出轩户,遐瞻云天。晴山翠远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屈指乡路,还疑梦中;开襟危栏,宛若空外。呜呼!屈宋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当挥尔凤藻,挹予霞觞,与白云老兄俱莫负古人也。
这是李白为诸从弟登上汝州龙兴阁而作的一篇序,道出了登临者饱览山川美景时心旷神怡的情怀,也写出了作者面对美景饮酒挥毫的雅兴。
“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台榭,居高明。”文章的开头,点出了诸从弟出游的时令,这是化用古书的记述。礼记·月令云:“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是月也,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在概述了仲夏景致的宜人之后,作者以“遂卜精胜,得乎龙兴”交待了诸从弟出游的地点,“精胜”二字预示着来此将有不同寻常的收获。“留宝马于门外,步金梯于阁上,渐出轩户,遐瞻云天。”简洁的文笔记叙了下马步行,登阁观赏的过程。“晴山翠远而四合,暮江碧流而一色”,这是多么富于诗意的画面!放眼远处青山迭翠,四周皆然;近处江水碧绿,在暮色中缓缓流向天边,与青山融为一体。登高而望,景色如此之美,遥指来时路径,不禁令人产生恍若梦中的感觉。“开襟危栏,宛若空外”,是啊,凭栏而立,极目茫茫天地,使览者顿觉胸怀开阔,不是该把此景此情生动地描述下来吗?“呜呼!屈宋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古人已逝,堪与知赏者有诸从弟在。这里对亲人的赞美与期待中,饱含着李白挚烈的友爱之情。“当挥尔凤藻,挹予霞觞,与白云老兄俱莫负古人也。”文章的结尾,作者以奇情异思呼唤白云,热诚地勉励自己的堂弟们提笔作文,描绘美丽的山川,抒发胸中的抱负,以无愧于文采风流彪炳一时的“古人”。
此序以议论开端,继而叙述,然后侧重写景,末以抒怀收束,篇幅短小,然而开阖自如,笔墨酣畅,情韵深美,足见李白动人的辞采和豁达的个性。
-
霜天留后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 作品赏析留后:一作留饮。
-
果戈理 (满涛 译) 在部里……但还是不要说出是哪一部好些。再没有比各种部,团,办事处,总之一句话,再没有比各种公务员更容易闹脾气的了。现在每一个个别的人,都认为侮辱他就是侮辱整个社会。据说,最近有一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桂林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关于桂林山水的古诗,描写桂林山水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不愿做神仙 愿做桂林人---陈毅 我到过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100多
-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注释】 仓忙:仓促匆忙。 【译文】 如要在遇到变故时不
-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双凤蹇为阙,群龙俨若仙。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汉帝宫将
-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 政事堂者 1 ,自武德已来 2 ,常于门下省议事, 3 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起复授司空 4 ,房玄龄授左仆射 5 ,魏徵授太子太师 6 ,皆知门下省事。 7 至高宗光宅元年 8
-
【名句】粗粝 ① 能甘 ② ,必是有为之士;纷华 ③ 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注释】①粗粝(li):粗米。②甘:指吃得很香甜。③纷华:繁华热闹。 【释义】粗米饭也能吃得很香甜,一定是有作为的人才;处于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水仙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水仙的古诗,常见的描写水仙花的诗句,赞美水仙花的诗句古诗。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
-
题都[1]城南庄崔护【原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2]桃花相映红。人面[3]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4]春风。【注释】[1]都:国都,指唐朝京城
-
椒聊 作者: 周永才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