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敬文《黄叶小谈》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钟敬文
【原文】:
小雨霏霏,轻寒凄恻,虽说远赶不上北国的彤雪密布,冻云纷飞,但住惯或生长在岭表的人,总会感觉得这是一种“岁云暮矣”的情调了。记得从前有一首五言律诗云:
梅动芳春近,云低远树微。
雨兼残叶下,风带暗沙飞。
坐看三冬尽,回思百事非。
浊醪连日醉,未足破愁围。
前四句,说的便是这个时节的景象呢。
一月来,我的心情的凄惶纷乱,是有生以来所不曾经验过的,劫后余生,欲去不能,欲住不得,这种难挨的情味,惟有过来人,能够领悟,否则虽尽管说的很逼真,可是终不能希冀其味识于十一,又何况我的笔端正笨拙得象永不转调的泉声呢?带住!这样轻轻提过就算了。在此当儿,不能做用心的事,自然在意料中。堆积着的文债何时才让我竣工毕事呢?思之黯然!
真是一个意外了的事!昨天无意中在朋友处翻看了贡献第二期伏园先生题名红叶的一篇文章,却引起了我一时的兴味,教我在这酒余慵困的今天,伸纸来抒写这篇小文,自己惊怪之余,不能不谢谢孙先生文章鼓舞我的魔力了。
“黄叶”与“红叶”,虽然是两种很相似的东西,但在我们的观感上,颇各饶着不同的情调,如容我做点譬喻,那吗黄叶象清高的隐士,红叶,她却是艳妆的美人了。古人句云:“停车坐爱霜林晚,枫叶红于二月花。”这便是红叶的气味有些近于女性的春花的证明。对于黄叶,则只有令人感到孤冷清寒,或零落衰飒不会再有什么绮思芳意了。
我自己不知甚么缘故,对于渔洋老人的诗会有如此嗜好的怪癖,如果在中国过去诗人中,我愿去自找什么老师,那吗,他老,当是首先屈指的一个。他浏览景物的诗,几乎没有一首不是我所爱读的。他诗里常常喜欢用红树红叶,黄叶等名词,如:“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清溪曲逐枫林转,红叶无风落满船。”“路入江州爱晚晴,青山红树眼中明。”(先生蜀道驿程记云:第七日抵晡江津县,距县二里许,小山多桐子树,叶如渥丹,与夕霞相映)“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青山初日上,黄叶半江飞。”“数听清罄不知处,山鸟晚啼黄叶中。”诸如此类,都是很佳丽的语句,和东坡的“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同为诗中的画。先生尝呼崔不雕为崔黄叶,他所最激赏的关于他的佳句,便是:“舟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可见他老对于黄叶的爱好了。
我忆起旧事来了,当我初进中学校读书时,颇喜欢胡谄些歪诗,我们的校长周六平先生见了,竟大大地谬加赏赞。一回,他把一幅山水画嘱我题句,我勉强给他写上了下面二十八个字:
霜重溪桥落晚枫,寒烟消尽露晴空。
幽人领得秋风味,家在青山黄叶中。
他和诗,以崔不雕相拟,至谓“比似桐花论衣钵,座中惟有阿龙超”,则更以渔洋的赏识江东阿龙乐府者自况,令我真感愧无地了!“风流我愧奉淮海,竟于苏门夺席来”,这是我当日报呈他老夫子的诗之末韵。一别将十年,他黄叶飘零也似的生命,不知还遗留在这秋风冷落的人间么?我呢,一事没有成就,只剩着这样一副残病的身躯和凄惶的心情,在这世上东飘西泊地过活,辜负了他老人家深深的期望了。唉!这何消说,更何忍说呢!“前比空挥忧国泪,斯行羞慰树人情”,这两句当我离开故乡来广州时留别他的诗。一度追吟着,便一度感伤到绝地了!
上面一大段的话,似乎有些过于跑野马,紧回到我的黄叶呀。
红叶不是到处皆有的——自然是指的大规模的枫桕柿叶等,不是零片的任何林木的叶子——黄叶则普通极了,只要到了相当的时候。岭表气温和暖,冬季的景象,只相当于北方的秋天。在这分儿,自然可以看到枝间及地上,满缀着黄金的叶子了。日来偶纵步东郊北园一带,看到它们那样稀疏地清寒地挣扎于萧索的气运中,不免一股哀戚之情为之掀然鼓动起来。
回想数年前,我因为乱事,合家人由市镇迁入山村中的故居。那时的生活真是清隽可味。一个人竹笠赤足,漫步于水湄林际,金黄的叶子,或飞舞于身边,或缭绕于足下,冷风吹过,沙沙地作响,我的思想,也和头顶青空一般的甯谧而清旷。偶而拾起一片,投在回曲的山溪中,它急遽地或迂徐地逐清碧的流水往下飘,我的神思也好象随之而俱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不知人间何世了!现在,不但这浮浪的身,未易插翼飞回故乡,就是去得,在那毒烟流弹之下,幽秀的山光,美丽的黄叶都摧毁焚劫以尽了!哦!时间的黑潮呵!你将永恒不会带回我那已逝的清福了么?
我竟会这样的动起感情来了,为了区区的黄叶,黄叶的回忆!算了,我愿意过去了的永成为过去!无力的我,只合对当前和未来的一切,去低吟那赏味之歌,——虽然这也怕只一句近于“祝福”的空话。
(十七年,正月,二日,于广州新迁寓次。)
今天偶翻“渔洋感旧小传”,见崔华(即崔不雕)条后面“按语”云:“历城王进士苹字秋史,自称七十二泉主人,能诗,尝有句云,“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又“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酒人行。”渔洋目之为王黄叶。”此亦关于黄叶之一段佳话也。渔洋诗话中,似有和这相似的一条,属文时,颇思引用,因记忆不清遗之。现在竟在无意中碰见它,特为补记于此。
【鉴赏】:
黄叶小谈这篇散文创作于一九三四年。作者在作品中同我们、也同自己谈着黄叶,以及由黄叶串缀着的往事,青年时的抱负、生活景象的美好和世事乱离的回忆,清幽素雅之中,流露出一缕感伤的真挚的情绪,同时,也表明内心的深层的重心并不情愿落在无力的感伤上,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尽管他眼前的未来还是隐在一片朦胧的雾障里。
作者写此文前的心境是不佳的,由于看到孙伏园文红叶引起创作的欲望,因而在这“酒余慵困的今天”,在沉闷未尽释去的背景之中启笔成文的。作品是以诗写景,以诗品黄叶,以诗忆旧事,多处引用古体诗来书写对旧人的怀念,绘制黄叶点缀的世界的迷人和浪漫意味,从简法中可以体会出浓缩的真情。渔洋山人对黄叶的喜爱,周六平先生与自己的题诗,无不是联系在黄叶上的,由写黄叶笔法转至忆旧人,含蓄而自然地刻写着自己寄托在黄叶上的复杂情感。接着又以追忆友人的思绪中进入黄叶点缀的世界的美景,从黄叶的悲婉之中体会着积极力和振奋力,数年前避乱村居的生活,令人留恋忘返,从这恬静的生活之中升腾起无限的遐想,和着一股淡淡衰愁,构成了全文明朗自然风格中潜伏着韵调。作者的渴望和追求也以对这恬静生活的回忆中自然流露出来,对现实处境的慨叹深深地与黄叶缠绵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
原题: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
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牡丹·木兰花慢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陈允平
-
名言: 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注释: 倪(ni): 事物细微的初始。 句意: 天地变化无法推测, 阴阳变化没有穷
-
闹花丛 清本衙藏板本《闹花丛》扉页书影 清初姑苏痴情士序刊本《闹花丛》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一名《闹花丛快史》。四卷十二回。题“姑苏痴情士笔”,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初。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句古诗词大全每句六字,内容包括六字六句的古诗,六句六字的古诗,六句六字的古诗。《八至诗》隋唐 李冶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2、《田园乐其一》唐 王维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
-
屈原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他对民生困苦的无尽忧伤。文章从文人情怀、历史背景等方面探讨了屈原作为伟大诗人对社会的关注和呼唤,他的作品代表了普通人的心声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值得我们深思。限于字数,无法展开更多。
-
上片追述春光中无缘赏花的缺憾。起笔三句写春天衙斋生活小景,大意是,在今春花开时节,整日深锁斋院,面对袅袅茶烟,只觉一派寂寥。点明“花时”,不单交代了节候,更暗含着词人赏花的兴致,而实际上整天所面对的却是“茶烟”,这使作者感到扫兴。原来,
-
作品:留侯论 简介本篇选自《东坡七集》。是苏轼科考所呈《进论》之一。文章就张良在桥
-
金陵一超忽,玉烛几还周。露积吴台草,风入郢门楸。林虚宿断雾,磴险挂悬流。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牵迹犹多蹇,劳生未寡尤。独此他乡梦,空山明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