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齐人讥天口骈不宦(齐策四)》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战国策·齐人讥天口骈不宦(齐策四)原文鉴赏
齐人见田骈①,曰:“闻先生高议②:设为不宦③,而愿为役④。”田骈曰:“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田骈曰:“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⑤。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⑥,徒百人⑦。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田子辞。
【注释】 ①田骈(pian,音蹁):齐国处士,号天口骈,著有田子,今佚。 ②高议:高论。 ③设:施。宦:为官。 ④役:服役。 ⑤过毕:指超过甚远。 ⑥訾:通“资”。钱财。钟:古量器名。 ⑦徒:侍从。
【今译】 齐国有一人去谒见田骈,说道:“久闻先生高论:实行不作官,却愿给人服役。”田骈道:“你从哪里听说的?”那个人答道:“我从邻居的女儿那里听说的。”田骈道:“这话是什么意思?”那个答道:“我邻居的女儿,实行不嫁人,但才三十岁便生了七个孩子。不嫁人倒是不嫁人了,然而她的行为却大大超过嫁人了。如今先生实行不作官,可是你拿着一千钟的俸禄,侍从仆役有一百人。不作官倒是确实的,然而你的富有却大大超过作官了。”田子一听,赶快走开了。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口头便语,成此快文。”
清·储欣国策选:“舌锋可畏。”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张宾王语:“只一‘设为’,生出斧钺。口角尖俏之极,又在一‘毕’字上。”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奇情至理,令古今借终南为捷径者一齐汗下,不徒以谐趣见长。”
【总案】 齐国处士田骈,为人能言善辩。他虽有三寸不烂之舌,但是有时候光说不练。本文即嘲讽了他这“假把式”的一面。文中齐人为了戳穿田骈不作官而愿为役的冠冕堂皇的假话,信手拈来或者说随口编出邻女不出嫁而生七子的例子,刺中了田骈“不官则然”“而富过毕”的要害,把这位能说会道的说客驳得哑口无言,掉头就走。令人读罢,拍案叫绝。文章虽短,几如匕首投枪;语言辛辣,具有讽刺意味。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出处】唐杜甫《 月夜 》。 【译注】什么时候才能与妻子两人一同倚帷望月,让月光照干泪痕呢? 虚幌,薄薄的透明的帷帘。 【全诗】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
-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
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 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 露彩方泛艳,月华始徘徊。 宝书为君掩,瑶琴讵能开? 相思巫山渚,怅望阳灵台 ① 膏炉绝沉燎 ② ,绮席生浮埃。 桂水日千里 ③ ,因之平生怀。 江淹
-
古文·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
-
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
-
北风破南极,朱凤日威垂。洞庭秋欲雪,鸿雁将安归。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希吾慕汉初老,时清犹茹芝。
-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落花绕树疑无影,回雪从风暗有情”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音乐舞蹈·舞蹈”类的诗句。 舞女轻挪莲步,舒展广袖,飘摆罗裙,翩翩起舞。她的舞
-
飘飘西极马,来自渥洼池。飒飁定山桂,低徊风雨枝。我闻龙正直,道屈尔何为。且有元戎命,悲歌识者谁。官联辞冗长,行路洗欹危。脱剑主人赠,去帆春色随。阴沉铁凤阙,教练羽林儿。天子朝侵早,云台仗数移。分军应供
-
梅利伯 提屠鲁啊,你在榉树的亭盖下高卧, 用那纤纤芦管试奏着山野的清歌; 而我就要离开故乡和可爱的田园。 我逃亡他国;你则在树荫下悠闲, 让山林回响你对美貌阿玛瑞梨的称赞。 提屠鲁 梅利伯啊,一位神祇
-
汧流入城郭,斖斖渡千家。不见双池水,长漂十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