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厚重的味道》田辰昱散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厚重的味道》田辰昱散文赏析

小时候盼过年,盼的是到时候可以随便吃糖了。因为我从小就有咳嗽的毛病,平时母亲把家里的糖都藏了,只有我达到了她的什么要求时,作为奖励才肯给一块吃。长大了盼过年,盼的是喜庆悠闲的日子,盼的是那一桌厚重的年夜饭和一大家人的团聚。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除夕之前,离家在外的游子,都会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做菜。除夕夜的这顿饭,让四面八方的人归乡、归家、归于父母的身旁,因此也叫“团圆饭。”它是中国人吃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家庭宴会;它是说话最多且最讲究的一顿饭。包饺子、做菜、吃饭的人都比平时话多,缄默之人也得大开金口,说人说物,谈天论地 ,一抒胸臆。但無论怎样说,都是说的吉利话,以图吉祥欢喜。

奶奶说,她小时候吃年夜饭时很讲究礼节。如按尊长老幼入座,吃饭时长辈先动筷子,上菜的人要双手放到长辈面前等等。年夜饭的菜肴繁简虽然是以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的,但都是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即使贫寒之家,除夕之夜也显示出平时见不到的大方;即使吝啬之家,此夕此景也有奢华的铺排,因为人们要的是有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使人有充足感,预示全年丰衣足食。

做年夜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冷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而年夜饭的餐桌上家家都少不了一道鱼菜,图的是年年有“余”,每年年夜饭,母亲都会亮出她新学得几道好菜让我们品尝,但有几个菜是保留曲目,每年必不可少的梅菜扣肉、黄焖鸡、四喜丸子、清蒸鱼。不过每年也都是升级版的新做法,她认为有了这些菜就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荤菜,一盘盘拼摆有秩的凉菜端上桌来,真可谓饕餮盛宴,令我立刻垂涎欲滴。马上招集开始每年必备的一个节目——新年祝愿。每年的年夜饭前我们都要把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家人。而这个头一般都由我来开,说了祝福语后,等长辈们先端了杯动了筷,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享受美食。这个仪式也算是继承了家族中的一个礼仪吧。

年夜饭超出了“吃”的范围,如果不是年夜饭,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都没办法让匆匆的脚步稍作歇息,特别是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人来说,一家人何时围席而坐?何时与长辈长谈?惟有年夜饭!年夜饭既体现出中国人对逝去旧岁的留恋之情,又表现出对将到新年的希望之意,还有那份亲人之间的温馨与关爱。

近年来,匆忙的人们,崇尚新潮的人们喜欢在饭店订年夜饭,图的是省事。那年我家也赶了一次时尚,全家人聚到饭店一起吃年夜饭,饭后便各回各家。虽然吃饭时也不乏热闹;虽然也是满桌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虽然也是五味俱全。但是,那热闹里似乎缺少了一些亲和味;那饭菜里也缺少了一些温馨味,其实,恰是缺少了融入了朴实厚重情感的家味。时代变迁也有一些局限,对现代人来说,找到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不易,若流于简单的形式,不仅淡化了亲朋的情感,又怎能对得起几千年文化的内涵?更何谈传承源远流长的节日传统?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拉长的年夜饭,使多少家庭团圆、让多少人绽开笑脸;朴实厚重的味道,使久逢的人开怀畅饮,让享用的人回味无穷;又令那么多奔波他乡的人们,整日忙碌的人们回到了宁静的港湾,可以舒缓和释放一下疲惫的身心。真的,应该感谢老祖宗为中华儿女留下这样一个节庆习俗。

猜你喜欢
  • 作了父亲 谢六逸

    “抱着小西瓜上下楼梯”,“小手在打拳了”,妻怀孕到第八个月时,我们常常这样说笑。妻以喜悦的心情,每日织着小绒线衣,她对于第一个婴儿的出产,虽不免疑惧,但一想到不久摇篮里将有一个胖而白的乖乖,她的母性的

  • 刘禹锡《寄杨八拾遗》全诗赏析

    闻君前日独庭争,汉帝偏知白马生。忽领簿书游太学,宁劳侍从厌承明。洛阳本自宜才子,海内而今有直声。为谢同僚老博士,范云来岁即公卿。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路过扬州,往时繁华的街道,如今只见到处长满了青青的野生荠麦,一片荒

  • 《系辞》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

  • 名诗《赞美》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连接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

  • 徐灿《永遇乐·舟中感旧》今已非昨词作

    这是徐灿的名作之一。词语万端感慨,无限悲怆,正如谭献所评:“外似悲壮,中实凄咽,欲言未言。”

  • 杜甫《可叹》全诗赏析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东女儿身姓柳。丈夫正色动引经,酆城客子王季友。群书万卷常暗诵,孝经一通看在手。贫穷老瘦家卖屐,好事就之为携酒。豫章太守

  • 岑参《秋夜闻笛》全诗赏析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

  • 《春别》情诗三百首赏析

    春别 作者: 沈宜修 【原

  • 国学名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出处和解释

    【名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诟食》。人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然后别人才会来侮辱他。指出一切侮辱都是自己招致的。说明人如果时时事事做得谨慎得体,就不会遭人侮辱。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