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泰戈尔《一瞬目光》原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泰戈尔《一瞬目光》原文

一瞬目光

◆ 泰戈尔

上车的时候,她转过脸来,向我投来了她那最后一次目光。

在这个巨大的人世间,我把这目光隐藏在什么地方?

我到哪里去找到这样一个去处——在那里分分秒秒永远不再起步。

彩云中的所有金辉已与晚霞融合,难道说她投来的这一目光就不会与晚霞融合?既然象神树花中的所有金粉可以被雨水冲落,那么这雨水为什么不能把这目光冲脱?

这目光既然己经散失在成千上万的生活琐事中间,那它为什么就不能沉坠于无数的废话之海和无穷的痛苦之渊?

她这一瞬间的礼物,穿越生活中的一切,来到我的身边。我要把它编进歌词,谱入乐曲;我要把它保藏在美的天国宫殿。

在世界上,国王的权力,有钱人的财富,都是属于死人的。但是,难道在泪水中就没有可以使那一瞬目光万古长青的不朽的甘露?

歌声唱道:“好哇,请给我吧!我不去触摸国王的权柄,也不要有钱人的财富,可是那些渺小的东西却成了我永恒的财宝,我正是用它们来穿织无穷无尽的项链。”

猜你喜欢
  • 苏轼《石钟山记》原文、鉴赏和解析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白居易《西风》全诗赏析

    西风来几日,一叶已先飞。新霁乘轻屐,初凉换熟衣。浅渠销慢水,疏竹漏斜晖。薄暮青苔巷,家僮引鹤归。

  • 金庸

    金庸倪匡喜欢金庸小说,说查先生的书读了至少四十遍,每年一次,每次感受不同。金庸原名查良镛,周围人称他查先生,叫金先生他不理。金庸迷

  • 《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与赏析

    “青衿”是周代学者的服饰,所以一般指读书人,引申为贤士,因为《子衿》这首诗,现在又指恋人的衣领。男子穿着青衿,他的身份或许是读书人吧。

  •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作者简介鱼玄机(844?—871年),长安人,出生于

  • 《赠项斯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

  • 感恩父母的古诗词6(感恩父亲的古诗6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感恩父母的古诗词6,内容包括感恩父亲的古诗(6句),感恩父母的古诗词,关于感恩父母的诗句。「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

  • 苏轼《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次欧公西湖韵 ①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注〕 ①欧阳修在颍州写有《木兰花令》(

  • 米肖,亨利作品分析

    【生卒】:1899—【介绍】: 法国诗人。他28岁时发表诗集,从此开始文学生涯。他受到奈瓦尔*作品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奈瓦尔的诗意般的“超

  • 苏轼《蝶恋花》全诗鉴赏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写一个男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哀婉悱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