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光明《车上》
白色拟赤杨花和红色满山红开得正茂。道路两旁嫩绿的樟树新叶被春风轻轻推摇,空气里弥漫着香樟淡淡的芬芳。虽然车外春光明媚,气候宜人,但车内的气氛却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这源于刚才那位中年男子在劝说青年女子时说:“现在离婚很正常啊,我可比你惨多了。我苦心经营二十多年的公司破产,现在一无所有,卖掉了房子,还欠一屁股的债。我回来就是为了躲债。”下一站是终点站,摇晃的中巴车上除了司机,只有一位年轻女子、一位中年男子和一对老年夫妇。年轻女子一路来哭哭啼啼地诉说丈夫有了新欢后抛弃了她。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年轻女子止住了哭泣,用面巾纸轻轻地擦着红肿的眼睛,不再吱声。她看看中年男子,满面愁容,形容憔悴,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他正用安慰的眼神鼓励她,这使她觉得自己有点矫情。她又看看那对老年夫妇,老夫妻两人一脸和善,同样也在安慰她,鼓励她鼓起勇气生活。其实,一路来,他们给了她许多开导,说了许多安慰的话,这使她心里好受多了,甚至可以说心里豁然开朗,毕竟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遇见爱情,重新组建家庭。相比来说,做生意的中年人面对的困难要比她多得多。
“大哥,做生意就是這样,有亏有赚。”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安慰一下中年男子,感谢他对她说了许多安慰的话,“相信你还能东山再起,重新爬起来的。”
“谢谢。”中年人紧皱着眉毛,掏出香烟叼在嘴里,在衣服和裤子口袋里摸了好一阵子,没摸到打火机,又把香烟装进烟盒,摇着头说,“不可能了,我欠了几千万,不是小数字。”他说着,忍不住哽咽起来,一只手扶着额头,将头埋在胸前,身体微微地颤抖。
年轻女子不知所措,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安慰他,只好无奈地看看那对老年夫妇。老年夫妇衣着讲究、干净,举止得体,他们目光与人相遇,总保持着一份从容和微笑,一看就是那种衣食无忧的国家公职退休人员,家庭幸福。老奶奶扶着椅子,慢慢挪到中年男士身边坐下,她丈夫则不放心地跟在她身后护着她。老奶奶轻轻拍拍中年男子的肩膀,轻声和气地安慰他:“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你也还年轻,并没老,希望你振作起来,你看古代的姜太公八十还遇文王,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中年人止住了哽咽,抬起头来,为自己的失态感到抱歉。很快,车到站,四个人各自收拾东西下车。临别,老奶奶和老爷爷还不忘安慰年轻女子和中年男子,希望他们振作起来。年轻女子连声道谢,礼貌地向那对老年夫妇问了一句:“您二位要去哪里?您孩子怎么没来接您?”
“孩子,我们唯一的儿子昨天去世了,所以我们赶回来。”老爷爷说着,搀扶起老奶奶,两人佝偻着离开了车站。
-
虞集听雨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绛蜡,红烛。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柳眼黄丝,花房绛蜡珠。”莫酣,不能入
-
【原题】:吾友黄仲秉读枚乘七发至所谓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感而作诗以示予予谓乘尝事吴已而去之梁斯言也殆为两君发欤贤司马长卿长门远矣因次韵以申其意
-
《墨子·非儒》是《墨子》的一篇篇目,全文共有五章,向人们传达了墨子的非儒主张。文章强调了墨子反对儒家的种种观点,充分展现了墨子对于社会的愿景和理想。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墨子对于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措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道德准则。整篇文章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阅读之后,使人对墨子思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修养和道德观念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撤姜食,
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 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不
-
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
白居易《问杨琼》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 欲说问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注释】 (1)此诗据作者自注,为在苏州时所作,当是夕阳创作。 (2)杨琼:身世不详,估计是当时知名音乐人士。 【
-
曾家机上闻投杼,尹氏园中见掇蜂。但以恩情生隙罅,何人不解作江充。闇生魑魅蠹生虫,何异谗生疑阻中。但使武皇心似烛,江充不敢作江充。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注:凡题思子台者,皆罪江充,予观祸胎不独在此,偶
-
【3399】理直气和:胡适的交游(魏邦良著,人民出版社,18 4万字,2014年4月第1版,30元,恩恩怨怨——近现代文化名人交往丛书之一)△胡适
-
【原题】:昌化朱浪潘子云汉臣季子也汉臣即物故持其季父圣民诗来因问堪村徐季登其健和昔昔戊戌省度甘拜下风道出昌化馆于汉臣一日同访季登遇榜下第于渡口今三纪矣因子云告别有感前事此章以乌之为我谢圣与兼简季登
-
凭阑人·江夜 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弹玉筝。 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张可久:1280-1348?,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曾任典史等小吏,还做过昆山县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