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印度教的兴起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印度教的兴起

为适应次大陆封建化过程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宗教。五至七世纪,随着次大陆封建制的形成,作为奴隶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武器的佛教,也同先前的婆罗门教一样,已经开始衰败了。从前,佛教寺院所起的作用在于传播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思想。君主和富裕的佛教徒布施给佛教寺院大量资财来进行慈善事业,其最终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但随着寺院因得到土地和布施而发起财来,寺院组织的性质有了改变。僧团内出现了教阶制,寺院的方丈和僧团上层分子成为土地所有者,他们作为地主既剥削信佛教的俗人,也剥削寺院中的新入教的下层僧侣。此外,佛教寺院还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佛教僧侣特别是上层分子生活无度、道德腐化,丧失了在佛教信徒中道德上的权威。僧团既然失去了对人民的思想影响,统治阶级也就不再需要它了。于是适应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宗教印度教。它不是由某个教主创立的思想体系,而是对旧的婆罗门教与佛教加以改造,长期融合而成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经典,包括史诗、赞歌、神话、传说、哲学以及伦理方面的著作,往往经过若干世纪通过许多人之手编纂而成。

印度教是多神信仰又多派别的宗教,基本上继承了婆罗门教的传统,但主要信仰三大主神,即婆罗摩(大梵天)、湿婆(大自在天)和毘湿奴(遍入天)。婆罗摩原是婆罗门教信仰的主神,是世界的创造者,在印度教中,虽仍被列为第一位主神,但其威信已比从前降低许多。对湿婆和毘湿奴的信仰,在印度教的教派中甚为流行。他们把湿婆看作是能降魔除暴的毁灭之神,毘湿奴是能赐福于人的保护神。印度教宣扬每个神都有很多化身,能下凡人间,降魔除暴,济世安民。他们还把佛祖释迦牟尼说成是毘湿奴的化身,列入印度教众神之中。印度教的教义,既把婆罗门教严格的种姓制度保存下来,又吸取了佛教的不抵抗、禁欲、造“业”和轮回等说教。它一方面向那些低级种姓的人们宣扬要虔敬神灵、守分安命、忍受现世痛苦等等谬论,来为种姓制度、阶级压迫和剥削辩护,麻痹被压迫阶级的斗争意志;另一方面又向统治阶级宣扬人身官能上的享受,说这也是人生所追求的目的之一,从而为封建统治阶级恣意享乐大开方便之门。正如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指出,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六十二——六十三页)

猜你喜欢
  • 《向往》鉴赏

    作者: 徐红兵

  • 白居易《赠同座》全诗赏析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 《偕黄叔明王元吉钱伯云张梦辰金彦振元夕观灯赏析》

    【原题】:偕黄叔明王元吉钱伯云张梦辰金彦振元夕观灯会于萧塘隐居景元举酒属客曰七人四百九十岁为首句以灯字为韵予赋此时洪武乙丑也(洪武十八年)

  • 岑参《失题》全诗赏析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 太阳月亮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太阳月亮古诗词,内容包括太阳和月亮的诗句,描写太阳和月亮的诗句,描写太阳和月亮的诗句。写月亮的诗句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

  • 《祝英台近·惜多才赏析》

    【注释】:这是封建社会中比较常见的爱情悲剧。复古隐瞒了家中娶妻的实情,而富象翁又因爱戴之才将女许之,婚后二人产生了爱情,女方尤其炽烈。所以,当三年之后,戴如实告以真情并不得不舍妻归去时,其妻不仅婉言劝父,且以所有装奁赠夫并以身殉情。此词是戴

  • 伊南娜下冥府 [古苏美尔]佚名

    【作品提要】 女神伊南娜决定独闯冥府,她事先预测到了凶险,做了种种安排。经过七道门后,她被剥去了全身的宝物与服饰,来到其姊冥府女王的宝座旁,却被冥府女王投以死亡的目光。伊南娜的侍者向诸大神求救,终于得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是1912~1928年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北洋政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进行改组,唐绍仪首任

  • 苏轼《醉翁操(琅然)》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

  •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缺点错误, 对才德极高的人来说,也在所难免, 然而并不妨碍他们最终成为才高德重的贤才, 是因为他们能改正过错。所以说, 不是贵在没有过错, 而是贵在能够改正过错。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