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范小青《过往今来说兴化》经典散文全集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小青《过往今来说兴化》经典散文全集

过往今来说兴化

记得是在2009年的秋冬之间,冬天还没有真正的来临,却已经提前来了一场瑞雪。踏着这2009年的第一场雪,我们来到了兴化。虽然这里已是天寒地冻,我们却感受到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感受到它的辽阔的气魄和神奇动人的气韵,感受到从它的地底下传递上来的温暖。

我们把逼人的寒气关在了窗外,相聚在温暖如春的会议室里,参加一个叫作“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的会议。

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正在迅速发展的地区,它的方方面面,应该都是值得研讨和重视的。但是我们这些人,却是冲着兴化的文学来的,因为兴化的文学,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写作了。许许多多的人,兴化的人,走出兴化的,留在兴化的,出生于兴化的,在兴化生活过的,凡是和兴化有关的写作的人,这许多人的写作,已经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气候,酝酿成了一种现象。而且,还不仅形成了气候、成为了现象,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各方的评价;还不仅引起了关注和得到评价,大家更觉得应该坐下来了,应该安安静静地认认真真地来龙去脉地研究探讨这样的文学现象。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值得记录更值得记住的“兴化文学现象研讨会。”

研讨一个县的文学现象,这可能是鲜有少见的,但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兴化的文学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奇特的现象,正如兴化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奇特的地方。

兴化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又是里下河地区的中心部位,使得兴化的中间地带的特色尤其鲜明和突出,既展示着苏北的豪放和大气,又渗透出苏南的精致和悠扬。在今天的兴化,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个文脉深厚的故里,先贤们高山仰止的光芒,他们的人性的光辉,他们的生命的光彩,始终照耀着,始终传播着,郑板桥、施耐庵、刘熙载……他们曾经辉煌的道德文章,始终在兴化这片土地上流动飘逸,发扬光大,影响和感染了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兴化人。今天的兴化写作者,是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曾经或者正在兴化这个地方生活,他们被这芬芳浓郁的土地滋养,被这清澈纯粹的流水哺育。然后,他们又用自己的文字,将这种滋养和哺育,反馈出去,传递给了更多更多的人。

这个地方魅力四射,早已经超越了本地区,投影到整个的里下河地区甚至更广远更辽阔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里下河是一个很和暖的名词,就像是自己的家乡,就像是自己生长的地方。在我们周围的一些朋友中,有许多人都曾经和里下河有着多多少少、远远近近、深深浅浅、长长短短的联系。他们对于家乡的挚爱和眷恋,他们回报以家乡的深情和硕果,以至于使得我们另一些其实与里下河沾不上边的人,也感觉自己和里下河有了亲,有了缘,有了许多的过往今来。

这块本来似乎与我们无关的土地,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头,久远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了。

想起了更早前的一个春天,我们来到兴化,去看千岛菜花,看那神奇而独有的垛田,感受那一种特殊的熏陶。正如兴化这个特殊的地方,它的口音是苏北的,它又有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般的诗意。眼前的一大片又一大片的菜花,一垛又一垛的漂浮在水中的田,它既是水淋淋的,又是沉甸甸的;既空灵飘逸,又厚重沉稳。自然和历史,上天的造化和人的努力,真是将兴化这个地方,调适到了最恰如其分的位置呵!

猜你喜欢
  •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①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④。嗟余

  • 韦应物《对新篁》全诗赏析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 董以宁《哨遍·送孙无言从广陵归黄山》送别词作

    这首送别词写得十分别致。全篇纯乎以被送者答问的口吻出之,仿佛是临别之际即席的告别辞。

  • 白居易《寒闺夜》全诗赏析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鲲古诗词(古诗词中的鲲)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鲲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词中的“鲲”,关于鲲的有气势的诗句,古诗词中的“鲲”。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一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当属《庄子》。庄周在其《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其名为

  • 理查逊,多罗齐·米勒作品分析

    【生卒】:1873—1957【介绍】: 英国意识流*小说创始人。17岁时父母分居,只得辍学,后当过教师、抄写员,并在报界工作过。有12卷本长篇

  • 亡而存之,复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于学校。

    名言: 亡而存之,复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于学校。 注释: 存之: 使他生存, 使动用法, 以下“举之”“智之”“强之”用法同。皆:都。 句意: 使国家在危亡时刻的生存, 政权废除

  • 《夜雨述怀赏析》

    “夜深风雨撼庭芭,唤起新愁乱似麻。”两句是说夜深了,窗外的风雨,正摧撼着院子里的芭蕉。这声音萧萧瑟瑟,唤起了诗人纷乱的新愁。他是在梦中惊醒的,清冷的环境,忧郁的愁思,使他有心绪如麻之感。   “梦觉尚疑身似蝶,病苏方悟影非蛇。”句写的是

  • 苏轼《韩干马》全诗鉴赏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 《大地无声》高康散文赏析

    在冀南平原广袤的大地上,有一个名叫南乌的村庄,那里住着我的表妹桂花一家。桂花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说起话来快言快语,是个性格爽快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