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
【4001】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
(刘统著,世纪出版集团,55.5万字,2017年7月第1版,68元)
△系解放战争系列丛书之一。共36章:[1]飞返太行;[2]针锋相对战上党;[3]平汉战役军政双胜;……;[33]向大西南进军;[34]西南国民党军起义投诚;[35]进军西藏;[36]红旗插上世界屋脊。
〇历史能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生动的细节。历史人物能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关键时刻的表现。
〇“攻弱则强者也弱,攻强则弱者也强”。
〇战争最能叫人清醒。
〇王震:“具有高度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人民军队,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〇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形势相对稳定,对刘邓来说,他们已翻过了“山顶”,熬过了最难的日子,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反攻了。
〇“陈谢兵团”,8万余人,以陈赓为司令员、谢富治为政委。
〇襄樊地处汉水上游,连接荆豫,控扼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也”。
〇毛泽东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尚未结束,他已经开始酝酿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进军江南,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的总体规划。
〇历史中最生动的是人物,人物最生动的情节来自关键时刻。关键时刻最能表现出将帅的才能,把握这些细节,人物就写活了。
〇读司马迁的史记,最经典的就是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张良拾鞋,荆轲悲歌。
-
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吕氏春秋·音初》
-
牟巘长江图汉川影落鹦鹉洲,金山钟到多景楼。老龙几载卧寒碧,中涧不断万古流。晚来雪浪大如屋,澎湃舞我一叶舟。舟移岸转知何处,离离烟草
-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作品赏析【注释】:曲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名胜风景区,“开元中疏凿为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出处】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译注】岐王的宅第里我时常见到 你,崔九的厅堂前曾多次听到你的歌 唱。岐(q)王:唐玄宗之弟李范。寻常: 平常。崔九:即殿中
-
病客多年掩绿◇,今宵为尔一颜醺。可怜玉树庭花後,又向江都月下闻。
-
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得到皇帝宠爱的宫女的得意和欢乐情状。“花枝”喻写灿烂的春光,“凤管”喻指欢乐的歌舞。这两句叙事的角度为班婕妤自己。首句写出班婕妤所见:又一个美人出现在建章宫里。这在她心里,自然是一个不祥的征兆。次句写班婕妤所闻:赵飞燕
-
孟郊过彭泽扬帆过彭泽,舟人讶叹息。不见种柳人,霜风空寂历。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出生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祖籍平
-
【3018】东风化雨:冯俊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冯俊著,人民出版社,41万字,2016年12月第1版,69元)△共分六个部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
-
[唐]曹邺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难
-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