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容斋随笔·萧何先见》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容斋随笔·萧何先见》译文与赏析

萧何先见

萧何先见

【原文】

韩信从项梁,居戏下[1],无所知名。又属[2]羽,数以策干羽,羽弗用,乃亡归汉。陈平事项羽,羽使击降河内,已而汉攻下之。羽怒,将诛定河内者。平惧诛,乃降汉。信与平固能择所从,然不若萧何之先见。何为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召何,何固请,得毋行。则当秦之未亡,已知其不能久矣,不待献策弗用,及惧罪且诛,然后去之也。

【注释】

[1]居戏下:位居将帅下的一位小官。戏,假借为“麾”。军队中的帅旗。[2]属:归属;隶属。

【译文】

韩信跟随项梁时,只是位居将帅下的一名小官,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后来又跟随了项羽,数次向项羽出谋划策,项羽都没有采纳,于是逃离了项羽归顺了刘邦。陈平为项羽做事,项羽派他领兵攻取河内(今河南沁阳),然而却被刘邦占领了。项羽大怒,打算诛杀攻取河内的将领。陈平害怕被杀,于是投降汉王刘邦。韩信和陈平都能够选择应该跟随的人,但都比不上萧何有先见之明。萧何在担任泗水郡卒史时,政绩排名第一。秦朝的御史打算上奏征调萧何,萧何坚决辞谢,这件事才作罢。在秦国还没有灭亡的时候,萧何早就知道秦国存在的时日不多了,而不是等到出谋划策不被采纳,或者害怕降罪被杀头时,才选择离开投奔其他君主。

【评析】

本篇文章列举了韩信追随项梁和陈平追随刘邦的两件事,与萧何投奔其他君主的事情作对比,衬托出萧何的先见之明。作者认为韩信、陈平先从项羽,后从刘邦,与萧何先事秦,后事汉都是弃暗投明,但也有些区别,韩信是得不到项羽的重用;陈平是惧怕项羽的杀戮,而萧何是因有才干秦官员要提拔他,他揣测秦气数已尽,婉拒。因此认为萧何睿智是韩信和陈平所不能相比的。

猜你喜欢
  • 杜牧《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全诗赏析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肃宗也。]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

  • 李白《送张遥之寿阳幕府》全诗赏析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 苏区精神

    【4281】苏区精神(邱小云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 1万字,2017年1月第1版,43元)7章:[1]苏区革命与苏区精神的形成;[2]矢志不渝的坚定

  • 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赛观感(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央电视台古诗词大赛观感,内容包括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00字,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中华好诗词》是一档古诗词记忆闯关节目。在这个节目中,不仅有风趣幽默、谈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凯,有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学士赵忠祥等老师

  • 《更漏子·钟鼓寒赏析》

    上片一开始,词人就借助于丰富的想象,给这位思妇造成一种孤独的氛围,一个寂寞的环境,在“钟鼓”之后着一“寒”字,而冷清之意全见:在“楼阁”之后缀一“瞑”字,而昏暗之色如绘。加上那轮淡淡的冷月,照在井边的老桐树上。多情的思妇独立小庭,无语凝

  • 《双调·水仙花赏析》

    此曲起首两句,从意义上说是流水对,即出句与对句连续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天上的织机停止了工作,一匹雪白的绸绢从危立的石壁上方高垂下来,寒光闪闪,瀑布的形象既雄壮,又飘逸。“天机”、“月梭”、“石壁高垂”,无不形象恢弘,这就自然而

  • 《情诗(其一)·[晋]张华》原文与赏析

    [晋]张华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兰蕙缘清渠,繁华阴绿渚。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巢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注释】 选自唐·韩愈《杂说·四》。 伯乐:姓孙名阳,春秋秦穆公时人,善相马。伯乐本为掌天马的星名。因孙阳善于相马,乃称之为伯乐。文中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当权者。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骏马。文中比喻杰出人

  • 山水名胜诗之《扬州春词》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唐)姚合 广陵寒食天①,无雾又无烟。 暖日凝花柳, 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②,车马少于船。 莫唤游子住, 游人困未眠③。 【题解】 扬州本为古九州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今

  • 桑悦《至柳郡写怀》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至柳郡写怀忆昔宗元留口语(2),罪人方渡湘灕水。我生自少知贵重,垂老投荒六千里(3)。自衡抵桂历险滩,寄命蛟龙吞吐裏。又闻到郡路梗塞,带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