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雄权《深夜的拥抱》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崔雄权
【作家简介】徐基源,1930年出生于韩国的汉城市。1953年考取汉城大学商学院,1956年中途辍学。1960年就职于东华通讯社,此后在朝鲜日报、汉城新闻等新闻单位当记者,后转到中央日报社任社论委员等职。现担任在韩国颇有影响的文艺振兴院院长。1956年在现代文学上连续发表安乐死论、暗射地图两篇短篇小说,从此正式登上了韩国的文坛。
徐基源的作品大体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作品取材于战争,代表作有暗射地图、前夜祭、深夜的拥抱。第二类作品取材于当代社会现实,描写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漩涡之中的小市民生活。代表作有遗产继承者、半空白等。第三类是历史题材的作品,代表作有革命、金玉荺等。
深夜的拥抱1960年发表在思想界,1961年受到了在韩国颇有影响的东仁文学奖。
深夜的拥抱,卫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出版。
【内容提要】作品叙述了一个逃兵在寻找自己恋人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主人公“我”为了与因患肺结核而生命危在旦夕的恋人相见,从部队里开小差逃出来了。他乘着连玻璃窗也没有的破火车来到了恋人居住的地方。在火车上他想到了恋人,眼前又浮现出了恋人吐血的情景。蓦地战场上看到的敌兵的血与用带血的手吃馒头的N上士的模样浮现在眼前。……他来到了恋人居住的地方。可一想到恋人那痛苦、苍白、天真纯洁的样子他又不敢找她,他的内心很痛苦。冒着天大的危险,来到跟恋人近在咫尺的地方却又不能见到她。……“他”在战争期间曾经强奸过一个天真的无辜的女人。内心里对那次自己的兽行感到难过。痛苦之中,他为了发泄到妓院去住了一宿,与廉价的妓女狂欢了一夜。在那里他遇到了叫选求的男朋友。到了选求住宿的地方。第二天刚睡醒,与选求要好的妓女来到了他们住宿的地方。选求与妓女出去了,一会儿他扮着哭相回来了。妓女要选求一起自杀,了结此生。一听到死,又联想到了战争时的那众多的尸体。残酷的战争,毫无人道的小队长……外边下起了雨。到恋人那里去吐露一切真情,于是“我”消失在阴雨之中。
【作品鉴赏】朝鲜战争以后,在南朝鲜当代文坛上以战争为题材写作小说一度成了文坛的潮流。这时文坛上出现了三个主题。第一是描写对战争的体验,第二是追悼在战争中死去的年青一代,通过这些暴露战争的非人道性与残酷性。第三是反映战争结束后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的青年人的苦闷、彷徨与极度的孤独,表现了战争给他们心灵上罩下的阴影。作者徐基源在初期创作中大致表现了第三类的主题,深夜的拥抱是他此时期的代表作。
小说的主人公“我”入了伍,参加了战争。我在战争中所看到的只是血肉横飞的残酷厮杀和死亡。他厌恶战争,更为了自己心爱的恋人,他逃离了军队。到了恋人居住的城市,他还不敢去找生命危在旦夕的恋人。他在战争中曾经因兽行发作强奸了一个女人,为此心里时时受到伦理道德的谴责,心灵一片空虚,被一种毁灭感和绝望的心情所吞食。“我”憎恨战争,但又不知道战争的根源,而且在战争中也犯下了兽行。“我”彷徨,又受到诱惑,在妓院里过了一夜,同时又想调戏另一个妓女珍淑。这样过着放荡的生活,试图用这种逃避现实的方法来解脱自己精神上的痛苦。“我”离开了生活的常规,陷入悲观绝望的境地。这种脱离现实斗争,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狭小的天地里的个人主义,使主人公的精神矛盾越加深重,使主人公“我”完全陷入绝境而不能自拔。作者也没有能力为他们指出生活的道路。整个作品充满了悲观主义情调。主人公“我”在战争中意识到战争是没有意义的,是一种用人的生命进行的赌博,普通士兵只能是这种残酷的赌博的牺牲品。于是“我”憎恨为了往上爬虚报伤亡数字的小队长,认为战争没有人道,自己应该退出战争。他只想逃避战争,躲进个人幸福的小圈子里去,想在个人的感情中把血淋淋的战争忘掉。但这都是不可能的。这种纯真的爱情的毁灭与反战思想交织在一起,使小说的悲剧色彩更加浓重。小说结尾时,“我”在恋人居住的城市里徘徊在雨中的街道上。“我”究竟要往哪里去?我只知道一点,即“我”跟战争、军队永别了,而其余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迷惘的一代”的思想情绪是非常相似的。
在艺术上作者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在这里作者用自由联想编织情节,因而情节具有随意性、跳跃性和突兀多变的特征。
-
观永乐公主入蕃孙逖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孙逖(696—761),潞州涉县(今山西涉县)人,少年时曾住河南巩县
-
黄庭坚《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 黄州逐客未赐环,江南江北饱看山。 ② 玉堂卧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 ③ 郭熙官画但荒远,短纸曲折开秋晚。 ④ 江村烟外雨脚明,归雁行边余叠巘 ⑤ 坐思黄柑洞庭霜,恨
-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赏析【注释】:[
-
叠句为词中重叠句式。清沈雄《古今词话 词品》上卷云:两句一样为叠句,一促拍,一曼声。有一字叠句,如温庭筠《思帝乡》:花,花。二字叠句,如韦应物《调笑令》:河汉,河汉。三字叠句,如李白《忆秦娥》:秦楼月
-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
〔原文〕 氓之蚩蚩, (韩蚩作嗤。) 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 (蚩、丝、谋、淇、丘、期、媒、期,之部。) 乘彼垝垣,
-
定情诗繁钦【原文】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1]。思君即幽房,侍寝执衣巾[2]。时无桑中契[3],迫此路侧人。我既媚[4]君姿,君亦悦我颜。何以
-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
上片,发端“西风来晚桂开迟”一句,扣题“赏桂”。言重阳过后词人去赏桂,此时西风姗姗来迟,桂花正在盛开。“桂开迟”是对中秋节而言的,一般桂花盛开时多在中秋之日,因“西风来晚”,天气未寒,故桂花推迟了开花时间。“月宫移”二韵,讲月下赏桂。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