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艺术
【3882】大自然的艺术
(〔英〕朱迪丝•马吉编著,杨文展译,中信出版社,16.5万字,2017年8月第2版,88元)
△5章:①美洲:发现、记录新大陆;②大洋洲:梦幻洲,流放地;③亚洲:商业与帝国之印度篇;商业与帝国之中国篇;④非洲:从启蒙运动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探索;⑤欧洲:欧洲人眼里的自然界。
○洪堡与巴特对于自然的观点非常相似:世界可以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万事万物之间皆有关联。
○早在15世纪,伴随着欧洲奴隶贸易的兴起,欧洲人开始在非洲大陆活动。直到17世纪时,荷兰人、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才开始沿着大陆的海岸线建立起真正的商贸驿站。18世纪时,“非洲联合会”成立,开启了探索非洲大陆的新时代,这种探险在19世纪中叶得以繁荣、兴盛。
○随着欧洲帝国的不断扩张,航海知识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欧洲诸国与其殖民地间商贸活动的日益加强,一些画家有机会观察及描绘处在自然生长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
○大自然,特别是其中的生灵,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化出极为复杂、精致的结构,仿生学、建筑学、工程设计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这本书全方位展示了近300年间西方博物学史上美轮美奂的博物艺术,阅读本书可令人们更好地理解演化的神奇,更好地欣赏大自然,从而更加尊重生命,爱护地球“盖娅”。
○来自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野生动物精美画作,是构成21世纪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名句】为而不矜,作而不恃 语出唐代皮日休《手箴》。做了什么事而不自我夸耀,有了什么作为而不自我满足。矜:自夸。恃:倚仗。
-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
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
【注释】 选自宋·秦观《精骑集》序。 废:荒废,影响。 勤:勤学,勤苦。 【赏析】 秦观年少时,读书“废于不勤”,等到了中年以后,读书又“废于善忘”,为此,秦观特地编选了一本《精骑集》,用来帮助学习,
-
我似鹧鸪鸟,南迁懒北飞。时寻汉阳令,取醉月中归。
-
《送卢主簿》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主要不是表现送别卢主簿之情,他是热切地期待着“东岩富松竹,岁慕幸同归”这个时刻的到来。值得体味的是诗人用了“松竹”一词。中国古代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松竹
-
诸侯分楚郡,饮饯五溪春。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
-
【3423】国际安全战略思维史纲(主编刘强、钮汉章,副主编郭寒冰,时事出版社,38万字,2016年11月第1版,96元)△本书对人类历史上古典的
-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
发现人才不易,选用领头人更是重要。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出身于汉室宗亲的刘备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军事实力而缺少谋士的政治集团。正由于这一原因,在北方的割据战争中屡屡失利。刘备到襄阳后,便决心
-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作品赏析【注释】①写于闲居带湖时期,具体作年不详(以下类似作品皆称“闲居带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