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王介甫上凌屯田书》全文
王介甫上凌屯田书
俞跗,疾医之良者也。其足之所经,耳目之所接,有人于此,狼疾焉而不治,则必欿然以为己病也。虽人也,不以病俞跗焉则少矣。隐而虞俞跗之心,其族姻旧故有狼疾焉,则何如也?末如之何其已,未有可以治焉而忽者也。
今有人于此,弱而孤,壮而屯蹶困塞,先大父弃馆舍于前,而先人从之,两世之柩,窭而不能葬也。尝观传记,至春秋过时而不葬,与子思所论未葬不变服,则戚然不知涕之流落也。窃悲夫古之孝子慈孙,严亲之终,如此其甚也。今也乃独以窭故,犯春秋之义,拂子思之说,郁其为子孙之心而不得伸,犹人之狼疾也,奚有间哉?
伏惟执事性仁而躬义,悯艰而悼阨,穷人之俞跗也,而又有先人一日之雅焉,某之疾,庶几可以治焉者也。是故不谋于龟,不介于人,跋千里之途,犯不测之川,而造执事之门,自以为得所归也。执事其忽之欤?
-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
-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村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乾道二年(1166),陆游自隆兴通判罢归故乡,卜居镜湖之三
-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揖拜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眼色,世事悠悠应始知。世事悠悠应始知:一作世上悠悠君自知,一作
-
小说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乡一怆然。 [赏析] 这是一首伤逝之诗。这类作品,一般都是追述逝去生平,记颂
-
汉宣帝地节四年子首匿父母等勿坐诏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犹蒙死而
-
这是一首记梦诗,李清照的记梦诗仅此一首。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蔡义江教授对此诗的赏析。 五言古体诗以不换韵为正格,此诗便是一韵到底的。但它在内容安排上,却有点像那种四句一换韵
-
曹操的《观沧海》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歌作品。通过描述波澜壮阔的海洋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短暂和变幻无常的思考。诗中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空阔”展现了曹操超越平凡,立志成就伟业的雄心壮志。诗中描绘的“滔滔巨浪,翻腾蔽日”呈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威力,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巨大的力量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壮志与豪情,展现出曹操热爱生活的豪情和对人生短暂性的深思。
-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作品赏析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①。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②。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③。寂寞骊山道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