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译文与赏析

八月端午

八月端午

【原文】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1]。张说[2]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3]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4]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5],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为端午也。

【注释】

[1]千秋节:又称天长节。以唐玄宗生日而得名。[2]张说:唐玄宗时名相,着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3]赤光照室:古认为帝王将相是上天授予,降世之时必有异兆,常见的说法有赤光照室、祥龙托胎等。[4]宋璟:唐玄宗时名相,与姚崇并称为“姚宋”,两人为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5]仲秋:即中秋。每年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译文】

唐玄宗出生于八月初五,于是就把这天定为千秋节。名相张说在上大衍历序中写道:“谨于开元十六年八月初五即皇帝诞生之日的夜晚,献上大衍历。”另外,唐类表载有名相宋璟的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其中写道:“月惟仲秋,日在端午”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初五都可以被叫做端午。

【评析】

在古代所说的“端午”,并不是像现在,专指阴历五月五日而言。在唐代以前,把每个月的初五,都叫做端午。直到唐玄宗“端午临仲夏”一诗出现,历经宋、元以后,端午才成为五月初五的专称,直到现在。但是,这也有例外。在四川东部地区,就和其他地方不同,因为他们每年过三个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叫做“小端阳”,五月十五,叫做“大端阳”,五月廿五,叫做“末端阳”。在这三天,以大端阳最为热闹,末端阳较为冷清。而如今,当人们提出端午节,自然而然令人想起划龙船、包粽子与纪念屈原。根据早期的文献看来,端午节最初完全是一个唤起全民驱除疫病,促进民族健康的节日,其作用并不仅在纪念屈原。甚至在屈原以前,端午节就已存在。后来,因为屈原投江而死的那天,正好是五月五日的端午,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便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以免鱼与蛟龙去吃屈原的躯体。

  • 上一篇: 领导风格
  • 下一篇: 《指顾间》鉴赏
  • 猜你喜欢
    • 《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赏析》

      高观国的这首词主要反映作者到湖边重温旧梦的思想感情,清新蕴藉是这首词的写作特点。   “春风吹绿湖边草”,也吹醒了他的旧情,唤起了他的记忆。人的美好感情特别是恋情显得格外有生命力,有时似乎“忘记”了,但不经意间受外界触发又会突然萌发。当

    • 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全诗赏析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心摇目断

    • 《竹石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

    • 鲁迅《过客》全文、注释和赏析

      时: 或一日的黄昏。 地: 或一处。 人: 老翁——约七十岁,白须发,黑长袍。 女孩——约十岁,紫发,乌眼珠,白地黑方格长衫。 过客——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色短衣裤皆破碎

    • 李建勋《醉中咏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醉中咏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李建勋十月

    • 古文辞类纂《汉武帝封广陵王策》全文

      汉武帝封广陵王策 呜呼!小子胥,受兹赤社,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世为汉藩辅。古人

    • 《古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鉴赏

      古文·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燕赵古称多感慨悲

    • 九上语文苏教版古诗词(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九上语文苏教版古诗词,内容包括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苏教版九上语文课本所有古诗,九上苏教版语文诗词。【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

    • 周易全集《杂卦》原文赏析与注解

      杂卦 【题解】 《杂卦》虽不依“六十四卦”之顺序,但两两为对解卦。前五十六卦皆然,独后八卦错乱。汉儒虞翻、晋儒干宝皆认为,

    • 国学名句“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出处和解释

      【名句】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语出《荀子·劝学》。眼睛不能同时看清楚两种东西,耳朵不能同时听清楚两种声音。形容一心不可以二用,说明学习必须心志专一,这样才可以学有所成。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