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黄宝生《牧童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黄宝生《牧童歌》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黄宝生

【作品简介】印度文学史家通常把12世纪梵语长诗牧童歌的作者胜天称作“最后的古代诗人和最早的现代诗人”。所谓“最后的古代诗人”,意思是在他之后,梵语古典文学走向衰亡,梵语文学的生命力宣告终结;所谓“最早的现代诗人”,意思是他开了中世纪新兴方言文学中虔信诗歌的先河。胜天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学者考证,他是孟加拉国王勒克什曼那·森纳的宫廷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除了牧童歌外,还有一些歌颂帝王治国和征战业绩的短诗。牧童歌描写牧童黑天和牧女罗陀的爱情。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胜天是借颂神的名义,讴歌世俗的爱情。而牧童歌问世后,恰逢印度中世纪虔信运动蓬勃发展。从此,这首艳情诗被视作颂扬毗湿奴大神的虔信诗,在印度各地广泛流传。模仿作也层出不穷,形成一种叫做“歌诗”的诗体。这些“歌诗”大多是赞颂黑天和罗陀的爱情,也有一些是赞颂罗摩和悉多或湿婆和雪山女神的爱情。16世纪末的虔信诗人纳帕吉陀娑称颂“胜天是诗人中的皇帝,其他诗人都是诸侯;他的牧童歌辉映三界”。

【内容提要】牧童歌全诗共分12章。第一章快乐的黑天。头上四节开场白,说明本诗的主题是歌唱黑天和罗陀的爱情;接下去歌颂大神毗湿奴的十次化身下凡以及其他事迹;然后进入正题,描写沃林达森林春意盎然,众牧女与黑天调情取乐。第二章无忧的黑天。罗陀出于妒忌,离开黑天,向女友诉说自己的哀怨,回忆自己与黑天幽会的欢乐,请求女友去找来黑天。第三章迷乱的黑天。黑天撇下众牧女,寻找罗陀,由于找不到而忧伤悲叹,后悔自己不该冷落罗陀。第四章欣慰的黑天。罗陀的女友来到黑天身边,向黑天描述罗陀焦灼的相思。她唱道(第九歌):

戴在胸前的美丽花环,

她肢体憔悴,难以承担。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抹在身上的滋润檀香膏,

她觉得像是可疑的毒药。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她发出阵阵长吁短叹,

犹如熊熊燃烧的情焰。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滴滴泪珠洒落在各处,

犹如断枝荷花的露珠。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近在眼前的嫩枝床铺,

在她幻觉中火焰遍布。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她的手掌紧紧贴着面庞,

腮颊好似黄昏惨淡月亮。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满怀激情念叨诃利诃利(黑天的别称),

仿佛注定她要失恋而死。

黑天啊,罗陀与你分离!

第五章渴望的黑天。罗陀的女友遵照黑天的吩咐,回来向罗陀传达黑天的痛苦心情。她唱道(第十歌):

摩勒耶风吹拂,播送爱情,

鲜花盛开,撕裂离人的心。

朋友啊,那位佩戴花环的人,

由于与你分离而抑郁烦闷。

甚至那月光,也能将他烧死,

爱神之箭命中,他颓丧哀泣。

朋友啊,那位佩戴花环的人,

由于与你分离而抑郁烦闷。

蜜蜂营营嗡嗡,他捂住双耳,

心中充满离愁,他夜夜悲戚。

朋友啊,那位佩戴花环的人,

由于与你分离而抑郁烦闷。

抛弃快乐之家,定居在密林,

以地为床,辗转反侧呼你名。

朋友啊,那位佩戴花环的人,

由于与你分离而抑郁烦闷。

第六章懒散的黑天。罗陀的女友报告黑天:罗陀相思成病,体力不支,不能赴约,热切地盼望黑天前去相会。第七章狡猾的黑天。罗陀焦急地等待女友带来黑天,结果见女友单身回来;她的眼前呈现一幅幅画面——黑天正在与其他牧女寻欢作乐。第八章惊诧的黑天。第二天早晨,黑天来到罗陀跟前,请求罗陀原谅,而罗陀痛斥黑天负情,赶走黑天。第九章颓丧的黑天。黑天走后,女友劝说罗陀不要过于骄傲,应该让黑天回来。第十章机灵的黑天。晚上,黑天来到罗陀跟前,极力赞美罗陀,向罗陀求情。第十一章欢悦的黑天。黑天安抚罗陀后,躺在凉亭的花床上等候罗陀;女友催促罗陀去与黑天合欢。第十二章狂喜的黑天。黑天与罗陀同享床第之乐。

【作品鉴赏】黑天是印度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人物。他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从小生活在牧人家里,与牧童们结伴放牧,与牧女们调情取乐,并一次又一次降妖伏魔,除暴安良。牧童歌通篇描写牧童黑天和牧女罗陀的爱情。胜天笔下的罗陀完全是个世俗女子。她热恋黑天,看见黑天与其他牧女调情,便心生妒忌,离开黑天。然而,身子离开,心儿离不开,陷入了相思的痛苦。她唱道:

有身躯,无欢情,不如死去好,

我何必忍受失恋之火煎熬。

春夜甜蜜我苦闷,哎呀,

别的姑娘享受诃利的厚恩。

身上的珍珠和手镯,哎呀,

燃烧着我对诃利的相思火。

苗条的肢体鲜花般娇嫩,

花环也似利箭损伤我的心。

通过女友从中斡旋,她与黑天重新约会。可是,黑天让她苦苦等了一夜,才来相会。她断定黑天迷上了其他牧女,愤怒地责备道:

黑天啊!你的心肯定比你的皮肤还要黑,

你怎能欺骗一个受爱情之火煎熬的女子?

走吧,摩陀沃!走吧,盖瑟沃!别对我撒谎!

去找你的情人,黑天!她会解除你的忧伤!

看来,罗陀是一位要求爱情专一的女性。尽管黑天是大神毗湿奴的化身,但他在爱情上的表现,也跟罗陀一样,完全是世俗的。在胜天的笔下,他是一位多情的风流公子。许多牧女追求他,他也喜欢与她们调情,但他最钟情的还是罗陀。他为了平息罗陀的怨怒,不惜拜倒在罗陀的脚下,诉说道:

让珍珠在你胸脯颤动,

让它激起你心底热情;

让腰带在你圆臀叮当,

让它发布爱神的命令。

你的莲花脚迷住我的心,

它们是爱情快乐的源泉。

说吧,言语温柔的女郎!

让我用颜料将它们涂染。

你这双美妙的莲花脚能消除

爱情的痛苦,请放在我头上!

情火似骄阳,在我体内焚烧,

请用你的脚,踩灭它的光芒!

需要指出的是,牧童歌中表现的爱情与我们通常读到的中外爱情诗表现的爱情是有所区别的。也就是说,牧童歌中的爱情不是那种净化的情爱,而是直率的性爱。黑天和罗陀互相倾慕的主要是生理美以及性的艺术,所谓爱情的欢乐也就是性的欢乐。当然,这一点并不是胜天的独特创造,因为在梵语古典诗歌中,存在一种直率地描写性爱的传统。胜天的高超之处在于他能把这样一个简单的主题写得跌宕起伏,绚丽多彩,情人之间的热恋、妒忌、分离、相思、嗔怒、求情、和好、合欢……应有尽有,惟妙惟肖。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读过这首诗的英译本和德译本,他在给席勒的一封信中评论道:“令我惊叹的是,通过极其多变的色调,一个极其简单的主题被表现得无有止境。”

牧童歌的诗节分成吟诵的和歌唱的两类。吟诵的诗节运用古典梵语诗歌的韵律,歌唱的诗节(也就是歌词)运用新兴方言诗歌的韵律。牧童歌中共有24组歌词,一般以八节歌词为一组,每组都标明曲调。这样一种与民间歌唱艺术相结合的诗歌形式,在梵语古典文学中是前所未有的。胜天不仅在牧童歌中融入民间歌唱艺术,而且也吸收了民间歌舞艺术的因素。全诗的主要角色是黑天、罗陀和罗陀的女友,24组歌词均由他们三人轮番对唱或独唱,形成全诗的核心部分。因此,这首诗完全能用作民间歌舞剧的脚本。事实也是如此,据1499年的一份奥里雅语铭文记载,国王普拉达波鲁德罗规定各地舞伎必须学会演唱牧童歌,在祭祀大神毗湿奴的节日上演。鉴于这种情况,现代西方有些评论家称牧童歌为“抒情剧”(拉森)、“田园剧”(琼斯)、“歌剧”(莱维)或“情节剧”(皮舍尔)。但是,如果我们依据牧童歌主要的和本质的艺术特点,最好还是称它是一部富于戏剧性和音乐性的长篇抒情诗。

猜你喜欢
  •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释义】 民间谚语。其意思: 儿孙们有自己福气,有自己的前途,不要大包大揽,给孩子做无谓的包办代替。 【评析】 《圣经箴言》里有句话: Children are the property of the

  •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鉴赏

    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①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

  • 白居易《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全诗赏析

    一曲悲歌酒一尊,同年零落几人存。世如阅水应堪叹,名是浮云岂足论。各从仕禄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今日与君重上处,龙门不是旧龙门。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人游龙

  • 苏轼《和段屯田荆林馆》全诗鉴赏

    南山有佳色,无人空自奇。清诗为题品,草木变芬菲。谢女得秀句,留待中郎归。便当勤鞭策,仆倦马亦饥。(段有侄女在密州。)

  • 刘秉忠《洞仙歌·仓陈五斗》元代词作鉴赏

    这首词,就是作者尚友古人陶渊明,追求精神家园的一篇“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诗。从字面上看,是咏陶;而究其实质,却是自明心迹。

  • 孟浩然《送王五昆季省觐》全诗赏析

    公子恋庭闱,劳歌涉海沂。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斜日催乌鸟,清江照彩衣。平生急难意,遥仰鶺鸰飞。

  • 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全诗赏析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第一百七十卷

  • 《叹水别白二十二赏析》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齐景公时 [2] ,晋伐阿、甄 [3] ,而燕侵河上 [4] ,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 [5] ,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 [

  • “荆轲成阳宫刺秦王(燕策三)”全文、注释、翻译和点评赏析

    燕太子丹质于秦 ① ,亡归 ② 。见秦且灭六国,兵己临易水 ③ 。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鞠武曰 ④ :“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⑤ 。”武对曰:“秦地遍天下 ⑥ ,威胁韩、魏、赵氏,则易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