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见证: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见证: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3969】见证:我亲历的改革开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著,24万字,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58元)

△精选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40年40人”,从他们的命运、情感和内心世界出发,通过讲述40位探索者、亲历者、见证者与改革开放相向而行的精彩故事,再现他们那些既为人所知又不为人所熟的困惑、彷徨、思索、奋进的激情岁月,以个体经历折射大时代进程,充分展现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进的力量”。

○胡福明、严金昌、郭凤莲、温元凯、章华妹、年广九、龙永图、梁广大、赵启正、刘向东、濮继龙、柳传志、丁磊、吴协恩、华生、李谷一、苏明娟、俞敏洪、王利明、王灿发、赵季平、冯仑、曾光、刘向阳、胡楚生、郎朗、胡小燕、王江云、刘慈欣、朱清时、杨利伟、程不时、苏权科、张青松、王福春、刘永好、樊建川、贾樟柯、杨扬、刘丽英。

○“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考取”。

○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中,只有秉承“双赢”的原则,才能解决问题。

○赵启正“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面向长江流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因此被称为“浦东赵”。

○1978年秋,包玉刚1000万美元,建兆龙饭店。

○“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

○“天下第一村”要夸不倒、吓不倒、难不倒。

○华生:“双轨制是中国人的一个伟大创造”。

○冯仑:“当时就想,用什么办法来参与国家的变革,做点有意义的事。”

○刘慈欣:“没有一个科幻作家预言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够逐步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朱清时:“教育改革永远不能停步。”

○刘丽英:“办案就是要办成‘板上钉钉带拐弯’的铁案”。

猜你喜欢
  •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 其二赏析》

    这首从当时的形势赞扬胡邦衡的精神,痛斥秦桧。首句写国势险危,大厦将倾,非一木所支,加个“元”字,是说明知如此,但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撑危局。“拄”和上句“支”字呼应。这两句暗用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来赞扬胡邦衡的忠义。第三句讥刺

  • 《九日登长城关楼赏析》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显眼底。此诗描写作者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

  • 历史的地理枢纽

    【4347】历史的地理枢纽(〔英〕哈尔福德·麦金德著,周定瑛译,陕西人民出版社,74 2万字,2013年9月第1版,16元)三部分:[1]麦金德的部

  • 古诗名篇《咏怀(其一)》注释、翻译和赏析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②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③ 。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释】 ①旧说本篇有序诗的用意。 ②帷:帐幔。鉴:照见。 ③北林:北面的树林。《诗经

  • 白居易《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全诗赏析

    形骸黾勉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学习体会

    【4128】《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学习体会(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写,研究出版社,分上、下两册,2018年10月)△共收入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及赏析原文、鉴赏和解析 - 中学古诗文鉴赏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通常表现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的关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他的一首诗作,通过描写一个被战乱摧毁的茅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人民流离失所的深深忧虑。

    诗的开头,杜甫用“茅屋”来象征贫苦和困境,同时“为秋风所破”也暗示着茅屋被战乱摧毁的凄凉景象。

    茅屋中的孩子流离失所,茅屋主人生活艰难。杜甫描绘了茅屋四周充满荒芜,没有人

  • 白居易《赠卖松者》全诗赏析

    一束苍苍色,知从涧底来。斫掘经几日,枝叶满尘埃。不买非他意,城中无地栽。

  • 六年级古诗词节目串词(六一古诗词朗诵串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古诗词节目串词,内容包括六年级古诗四首经典诵读串词,六一古诗词朗诵串词,小学六年级诗歌朗诵会串词(名家散文)。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

  • 明清小说之《三言·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内容解读与赏析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是宋元以来负心汉类型故事中流传很广的一篇,收入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 金玉奴是杭州城“团头”家的女儿。“团头”就是乞丐的头子,乞丐们要向乞丐头交常例钱,没处叫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