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晨曦中的路标》鉴赏
作者: 芝华
许茂昌(台湾)
入夜后我们就不停地走着,从一个路标到另一个路标。
行程烙在夜色里。
没有谁能够阻止谁不启碇,我们用自己的脚写自己的历史。
我们边饮着宿酒,边让自己破了的鞋子在路旁发芽。而一切的一切,只不过为了挽回退去的潮汐。
当我们的脚不小心踩醒野草尖的那弯残月时,我们终究已在来路上种下多少凝望?
急于去敲叩远方某一个最后的路标,我们的步伐摇曳在黎明的狗尾草里。
小巷里有一双刚刚倒下去的小鞋。
当交出最后一个步伐时,我们手里那一杯夜色已注满跳跃的晨光。
在夜幕中行色匆匆的行者不停地赶路,从这一程到那一程,这一路标到那一路标。而茫茫夜色一如茫茫前程,望不到终点,也不敢稍或懈怠。路从脚边蜿蜒而来又蜿蜒而去,除了自己的双脚任谁也无法替代。
“用自己的脚写自己的历史”是的,要活着便要向前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纵有高山挡路,大川横阻也毫不退缩。唯有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义无反顾地向前行去,才能体悟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定义。
我们饮着宿酒,饮着生命的苦汁与甜液。当欢乐与眼泪同时斟满生活的酒杯,我们便不再寂寞与孤独,因为那遥远的玫瑰色的景致,总是一点一滴与我们接近。
鞋子磨破了,就让它路旁发芽吧!而人总要继续赶路的。当夜色终于要退去,晓风残月里,检视一路的足迹与汗水,内心是无比的骄傲与欣慰。
为了坚持那远方的最后路标,即使步履摇曳,我们仍不肯轻易歇息,包括小巷里刚倒下去的小鞋,都无法阻止我们坚定迈去的脚步。因为我们知道漫漫长夜总要过去,迎接我们的却是满注的、欢悦的“跳耀晨光”。
整首诗充满坚强的毅力与奋发向上昂扬的斗志。虚实交错,描述夜行者的心境意象,也写人生的漫漫长路。这样写法,含蓄而富韵味,大大增强了诗的艺术张力。
-
离亭燕 张昪 一带江山如画, 风物向秋潇洒。 水浸碧天何处断? 霁色冷光相射。 蓼屿荻花洲, 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 烟外酒旗低亚。
-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上片起首一句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写的是: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
-
《岳阳楼》 杨基 春色醉巴陵 ① ,阑干落洞庭 ② 。水吞三楚白 ③ ,山接九嶷青 ④ 。空阔鱼龙气 ⑤ ,婵娟帝子灵 ⑥ 。何人夜吹笛 ⑦ ,风急雨冥冥。 【注释】 ①巴陵:岳阳县的别称,唐时曾在这
-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萧条长风至,千里孤云生。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薄暮大山
-
国学名句“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语出《礼记·学问》。有修养的人既要知道教学成功的原因,又要知道教学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做人的老师。
-
【名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释与译文]肉体虽死精神长存,忠毅的魂魄啊永远都是鬼中的好汉。诗句热烈地赞颂了为国捐躯的烈士英灵不泯,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
曾巩《醒心亭记》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卅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余。或醉且劳矣
-
论题解析 [解题]责任(responsibility)是指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尽的职责或应做的分内事。 [析题]那么,什么是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
-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1],朝露待日晞[2]。 阳春布德泽[3],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4]。 百川东到海,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必备古诗词80首注音,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有注拼音),带拼音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咏鹅 骆宾王é é é鹅 , 鹅 , 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曲 项 向 天 歌 。bái máo fú l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