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解宋朝南渡后的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其夫赵明诚罢江宁守。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据其金石录后序所言:“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安徽和县东北),清照有感而作绝句以吊项羽。”
简析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时是人中豪杰,死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至今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苟且偷生的英雄气概。此诗通过赞颂项羽而暗讽偏安江南,委曲求全的南宋王朝。
-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
丰子恺《渐》原文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很早从事文学散文写作的一个先驱作家。他在二十年代初期即开始执笔译书、作画、写文章,《渐》则是他在1925年立达学园从事教育工作时写的第一篇散文。
-
【注释】: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孟浩然的诗句
根据孟浩然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日暮时的景色,以及一位旅客的新愁。这句诗的上一句应为“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了黄昏时的浓郁霭气。接下来的下一句则需要根据诗句的意境进行推测。考虑到“移舟泊烟渚”,下一句可能会描绘旅客对新环境的不适感或者孤独感,例如“蓬门未识绮罗香”。总之,这句诗意境深远,唤起了人们对黄昏时份的感慨。
-
太公曰:“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武韬·发启》) 【译文】 太公说:“真正的智慧不显现出智慧,真
-
讥与誉讥就是骂,誉就是赞。两者相较,骂容易受,赞反难受。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想他人未必皆然。我个人的意见,非再细细说明不可,请诸君看
-
徐开垒 干了六整年抄写工作的中学校抄写员张甫珊先生,惯常被低年级学生作为开玩笑的对象。那些孩子们,常常躺在椰子树背后,等着他慢慢地从远处走过来,他们总是出其不意的尖喊一声“张老骡”,给他吓一个大跳,然
-
祭文赏析·《祭父文》(小龙) 维公元二零零五年
-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
《素馨》咏素馨 素馨,一名那悉茗花。系木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