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辞类纂《韩退之五箴 并序》全文
韩退之五箴 并序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摇者日益脱,聪明不及于前时,道德日负于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讼其恶云。
游 箴余少之时,将求多能,早夜以孜孜。余今之时,既饱而嬉,蚤夜以无为。呜呼余乎,其无知乎?君子之弃,而小人之归乎?
言 箴不知言之人,乌可与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传。幕中之辨,人反以汝为叛;台中之评,人反以汝为倾。汝不惩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行 箴行与义乖,言与法违。后虽无害,汝可以悔。行也无邪,言也无颇。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恶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为。思而斯得,汝则勿思。
好恶箴无善而好,不观其道。无悖而恶,不详其故。前之所好,今见其尤。从也为比,舍也为仇。前之所恶,今见其臧。从也为愧,舍也为狂。维仇维比,维狂维愧。于身不祥,于德不义。不义不祥,维恶之大。几如是为,而不颠沛?齿之尚少,庸有不思。今其老矣,不慎胡为!
知名箴内不足者,急于人知。霈焉有馀,厥闻四驰。今日告汝,知名之法:勿病无闻,病其晔晔。昔者子路,唯恐有闻。赫然千载,德誉愈尊。矜汝文章,负汝言语。乘人不能,揜以自取。汝非其父,汝非其师。不请而教,谁云不欺?欺以贾憎,揜以媒怨。汝曾不悟,以及于难。小人在辱,亦克知悔。及其既宁,终莫能戒。既出汝心,又铭汝前。汝如不顾,祸亦宜然。
-
第一首诗以悲情起句,遣词造句处处含悲。“野哭”、“病眼”、“苦思”、“霜重”、“残灯”、“孤舟”诸语,无不充满冷寂愁郁的色调,望而生悲。当然,诗人如此惆怅郁结是有特定的时空背景的。写作此诗时,正值除夕之夜。除夕是一年的终结,站在这个时间
-
老屋已经很老了,它确切的年龄已不可考,它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多岁了。修筑它的时候,遥远的京城皇宫里还住着君临天下皇帝,文武百官们照例在
-
上有饥鹰号,下有枯蓬走。茫茫边雪里,一掬沙培塿。传是昭君墓,埋闭蛾眉久。凝脂化为泥,铅黛复何有。唯有阴怨气,时生坟左右。郁郁如苦雾,不随骨销朽。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何乃明妃命,独悬画工手。丹青一诖
-
在利益面前,数千年来,人类在征服和打赢的期求中,不能自拔,为了人的私利,持久地打着两场战争。第一场战争,人类以万物为对手。人类在一
-
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古代的婚姻亦复如是:既有焦仲卿和刘兰芝、陆游和唐婉因客观产生的不幸,也有蒋张这样兼有主观因素造成的不幸。蒋士铨婚后长期在外奔波,虽然是出于当时儒士难以摆脱的无奈,但其外出之频繁、离
-
(下离上坎) 《既济》 :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
-
[宋]苏泂朱雀街头观阙红,角门东畔是春风。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入宫墙自不同。这是一首讽
-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龙谿盘中峰,上有莲花僧。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身同云虚无,心与谿清澄。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愿闻开士
-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榛荒屡罥挂,逼侧殆覆颠。方臻释氏庐,时物屡华妍。昙远昔经始,于兹閟幽玄。东西竹林寺,灌注寒涧泉。人事既云
-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是诗人于滁州刺史任上写的一首秋夜思乡之作。 诗的前二句先抒写归思。首句“故乡渺何处”,问而不答,具有引人入胜之妙。“故园”指诗人的故乡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