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少数
【3484】关键的少数
(邢柏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万字,2016年8月第1版,49元)
△任正非说干部培养。共8个部分:干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培养,以奋斗者为本;实行“能力主义”薪资制度;打破繁琐的人力资源考核;腐败是毒药;“拍苍蝇,打老虎”;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〇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〇让最有责任心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〇献身精神是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因素。
〇要防止片面地任人唯贤,将有较高思想品德的人才视为真正的贤人。王安石在选拔干部时,过于注重干部的工作能力,忽视了干部的德行操守,因此选了一批“投机倒把”“吃里扒外”的干部,最终导致变法失败。
〇关键时刻是考验干部的试金石。
〇区别一个干部是不是好干部,主要看有没有敬业精神、献身精神、责任心以及使命感。
〇360度调查,是指通过对拟任命管理者周边人员的调查访谈,了解其在平常工作中诚信、责任心、使命感、任职能力、职业素养、周边合作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是否能聚焦工作,是否具有领袖风范作为重点考察内容,以加强对干部的全面、客观评价。
〇宁要有缺陷的战士,不要完美的苍蝇。
〇世上没有完人,不要看新干部的缺点,要看优点,不要求全责备。
〇注意挑选那些优点突出、能带兵的人担任各级一把手。
〇既要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一杯咖啡换一个点子,交流也是一种生产力。
〇抓住主要矛盾,培养干部的“方向感”。
〇清晰的方向来自恢度。
〇打开视野,看清格局,努力成为战略专家、战略领袖。
〇让属下成为英雄,让自己成为领袖。领袖就是服务。
〇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〇“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里爬出来的是圣人”。
〇环境越是艰苦,越要鼓舞队伍的信心,让队伍前进。
〇创造了价值才叫奋斗,否则再辛苦也不叫奋斗。
〇不要总抱怨工作辛苦,没有业绩的工作没有意义。
〇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〇小改进大奖励,大建议只鼓励。
〇按目标考核,向目标倾斜,鼓励人们做啃骨头的事情。
〇“正向考绩”与“逆向考事”相结合。
〇明智的妥协是一种适当的交换。
〇华为公司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第三章第五十四条高层管理者应当做到:1.保持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对公司的未来和重大经营决策承担个人风险。2.坚持公司利益高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3.倾听不同意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4.加强政治品格的训练与道德品格的修养,廉洁自律;5.不断学习。
(2018年3月30日中午阅毕)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诗中以生动描绘的形象和悲壮的氛围,表达了对封大夫出征的祝福和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手法,使诗意更加饱满。这首诗既是壮丽的战歌,也是人们对封大夫的无尽思念。
-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出处】唐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七 》。 【意思】江南有一种丹橘,冬天里橘 林仍是一片绿色。难道是那里的地面 气候暖和吗?不是,是橘树本身有
-
《庄子·外篇·刻意》原文鉴赏 (解题)本篇取篇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析: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
-
七月流火,暑热渐消。但台风却接二连三,且一个比一个嚣张、暴虐,“天一”台风在太平洋生成后,从三级发展到四级飓风,再发展到五级,最后
-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
-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
题解 这首诗是陈子昂从军时的失意之作。抒发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强烈悲愤以及生命个体面对茫茫宇宙、悠远时空所感悟到的深刻孤独和寂寞之感。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随武攸宜征契丹,任随军参谋
-
【名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语出清代郑燮《新竹》诗。新长出来的竹枝高出旧有的竹枝,全都是因为有老竹枝扶持的结果。比喻新一代之所以取得超出前人的成就,是因为有了前人奠定的基础和先辈的积极扶持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品赏析【注释】:“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