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世界的逻辑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世界的逻辑

【4395】世界的逻辑

(〔美〕大卫·哈维著,周大昕译,中信出版社,32万字,2017年6月第1版,68元)

11章:[1]城市危机的起源;[2]资本积累与流通;[3]资本积累与城市化进程;[4]从巴黎圣心堂的建造看城市历史;[5]时空压缩与后现代状况;[6]从管理主义到企业主义;[7]环境的本质;[8]工人运动与城市;[9]“新型”帝国主义;[10]金融危机的城市根源;[11]资本的演化。

这本书搭建了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一般框架,试图通过一系列强大的理论工具来解释世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的城市根源、自然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资本的演化等。还试图用其方法论和理论思考来解读中国最新的发展状况,探讨中国资本危机的空间转移、中国的基建浪潮以及城市化的背景和隐忧。

任何学科都是通过对现实情况的研究来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途径就是包含了范畴、命题、关系建议和普通结论的理论框架。理论可分为三种类型:现状理论、反革新理论、革新理论。

“用时间消灭空间”不是说不必关注空间维度。相反,它提出了有关空间的基本问题,即空间应如何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使用、组织、构建和设置,以符合资本流通的严格时间要求。

城市必须看上去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此外还要安全,城市应该是居住、旅游、休闲和消费的理想场所。

“金钱是滋养着未来人性的牛粪堆”。

马克思对“只见特殊不见普遍,或只见普遍不见特殊”的常见错误观点都进行了批判。

空间、场所和环境是地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如何将空间、场所和环境三个主题实现有机统一又保持差异,这是所在地理学者需要面对的理论挑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纵观资本主义历史,城市化是吸引过剩资本和劳动力的主要方式。

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无畏地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投资,并在较短时期内彻底改变了中国国土内的空间地理面貌,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央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有效控制,一旦经济滑坡,政府就可命令银行加紧放贷。

自1750年以来,资本主义兴起所释放的力量就多次重构了人类世界。

资本主义体系的内部压力构成了变革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 赠别前蔚州契宓使君——李商隐

    赠别前蔚州契宓使君——李商隐何年部落到阴陵,三世勤王国史称。夜卷牙旗千帐雪,朝飞羽骑一河冰。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日晚鹈

  • 《筹边楼赏析》

    诗的开首两句写楼。说“平临云鸟”,则楼之高峻可知;说“八窗秋”,则天旷气清、四望无际的情景可见。次句“壮压西川四十州”,着一“壮”字,点明筹边楼据西川首府形胜之地。两句不但写得气象雄浑,而且连李德裕当时建楼的用意,诗人百端交集的今昔之感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名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注释: 肤: 肌肤。 句意: 自己的身体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 要好好加以保养, 这是孝行的开端; 能够立身

  • 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

    《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潇湘神·零陵作赏析》

    此词借咏潇湘抒发感怀。当是有所寄托。零陵为潇湘会流之地,两水乍合,颜色分明。词中以鸳鸯不辨水色,自亦不能发思古之幽情,烘出三闾、二妃史事,以抒感慨。

  • 光之四书 林清玄

    光之色 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卡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我是

  • 隋军平陈

    【说明】 《通鉴》 卷一百七十六至卷一百七十七,记载了隋军平陈。隋灭陈,是隋朝进行统一、结束分裂局面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争。 从东汉末年起,开始地方分裂,统一逐渐瓦解。先是三国鼎峙,接着,西晋短暂统

  • 《板》情诗三百首赏析

    板 作者: 夏传才 【本书体例】

  • 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 诗的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是唐代以后 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

  • 古典小说《苏轼见王安石 》全文和鉴赏

    王介甫与苏子瞻初无隙,吕惠卿忌子瞻才高,辄间之。神宗欲以子瞻为同修起居注,介甫难之;又意子瞻文士不晓吏事,故用为开封府推官,以困之。子瞻益论事无讳,拟廷试策献万言书,论时政甚危,介甫滋不悦子瞻,子瞻外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