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司封失典故》译文与赏析
司封失典故
司封失典故
【原文】
南渡之后,台省胥吏旧人多不存,后生习学,加以省记,不复谙悉[2]典章。而司封以闲曹之故,尤为不谨。旧法,大卿、监以上赠父至太尉止,余官至吏部尚书止。今司封法,余官至金紫光禄大夫,盖昔之吏书也,而中散以上赠父至少师止。按政和以前,太尉在太傅上,其上唯有太师,故凡称摄太尉者,皆为摄太傅,则赠者亦应如此,不应但许至少师也。生为执政,其身后但有子升朝,则累赠可至极品大国公。欧阳公位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后以诸子恩至太师、兖国公,而其子辈亦不过朝大夫耳,见于苏公祭文及黄门所撰神道碑。比年汪庄敏公任枢密使,以子赠太师,当封国公,而司封以为须一子为侍从乃可,竟不肯施行,不知其说载于何法也?朱汉章却以子赠至大国公。旧少卿、监遇恩,封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自后再该加封,则每次增百户,无止法。今一封即止。旧学士待制,食邑千五百户以上,每遇恩则加实封,若虚邑五百者,其实封加二百,虚邑三百二百者,实封加一百。今复不然,虽前执政亦只加虚邑三百耳,故侍从官多至实封百户即止,尤可笑也。
【注释】
[1]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2]谙悉:熟知。
【译文】
南渡之后,我朝的曾经担任过台省胥吏很多都已经不存在了,后生晚辈们虽然勤于学习,加以省记,但仍不熟悉典章制度。而司封曹因是闲职的原因,特别的不谨慎。按照惯例,大卿、监以上官员赠封他的父亲官位最高只能到达太尉,其余官员的父亲到吏部尚书而止。而现在的司封法规定,其余的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而止,大概是相当于过去的吏部尚书,而职位在中散大夫以上的官员赠父至少师而止。按照徽宗政和年间以前的制度,太尉的官职在太傅之上,太尉以上的官职只有太师。所以凡称摄太尉的,都为摄太傅,那么赠官也应是这样,不应该只许至少师。如果活着的身后担任的是执政,后来如又有儿子在朝廷为官,那么他就会赠为极品大国公。欧阳修生前位至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后来因为儿子为官的缘故,他被赠官至太师、兖国公,然而他的儿子只当上朝散大夫。此事记载于苏轼的祭文以及官署所撰神道碑中。前些年汪庄敏公担任枢密使,因为儿子为官的缘故被赠官位太师,同时封为国公,而司封曹则认为须一子为侍中才可以封国公,竟不肯施行,不知道他们的说法是依据于哪一典章制度?朱汉章却因其子之故赠封为大国公。以前少卿、监遇有恩封,为开国男,享有封地三百户,之后才再加封,则每次增百户,不受制度的限制。今一封即止。以前的学士待制,享有封地一千五百户以上的,每遇恩升官就会加一些财物的赏赐,如果虚邑五百户,其实封加二百,虚邑三百或二百户,实封加一百。现在却不是这样,虽然是前执政亦只加虚邑三百户,故侍从官多至实封百户即止,真是太可笑了。
【评析】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年文明,号称礼仪之邦。古代社会与国家管理方式既非法制社会,也非通常人们认定的人治社会,而是礼法社会。礼法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融入哲学家的思想,法学家的智慧和政治家的实践。礼制是德治梦想的具体化,通过礼仪定式与礼制规范塑造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通过法律的惩罚维护礼法的绝对权威。与礼法相呼应的就是典章。典章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从很早开始,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十分重视典章制度的建设。史记中的“书”和后来各朝正史中的“志”、“录”就留下了丰富的有关典制的记载。此外,还有不少典制方面的专书,如文献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种“法令”、“律则”、“典章”、“会要”、“会典”等等。作者在本文中揭示宋朝南渡之后典章制度的混乱,虽然仅仅是爵位食邑方面的小事,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国力衰弱。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
山阳遗韵在,林端横吹惊。响迥凭高阁,曲怨绕秋城。淅沥危叶振,萧瑟凉气生。始遇兹管赏,已怀故园情。
-
【原题】:漱玉轩为邑之佳处顷春祝寺僧少葺之重来则眼界增明矣因拉王和叟刘曼卿相与碎建茗瀹之泉上石作观音像通悟禅师手琢亦甚灵异赋三绝
-
六五行顺逆,相生相克 【原文】 五行有合(1)法,木合火,水合木,此顺而合。顺者多富,即贵亦在浮沉之间。金与火仇(2),有时合火,
-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希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
【原题】:顷尝将漕淮东林子长今膺是选因以小诗述怀庶几古人赠言之意云
-
闻咏出门日日见青山,青山不改旧时颜。我问青山何日老,青山笑我几时闲。诗词类别:咏物言志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相关作品:观涨谢天
-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分类 (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
-
济济众君子,高宴及时光。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野庖荐嘉鱼,激涧泛羽觞。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盛时易徂谢,浩思坐飘飏。眷言同心友,兹游安可忘。
-
杖藜寻晚巷,炙背近墙暄。人见幽居僻,吾知拙养尊。朝廷问府主,耕稼学山村。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