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报许性之》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报许性之》鉴赏

作者: 吴小如

宗臣

零霜握别,倏已残春,岁序殷流(1),离心超忽(2)。忆昨沧洲聚首(3),风雨停巵,谑语雄谈,千古一快。红尘忽接,青山顿远。言念昔游,茫然兴叹。祖筵一酌(4),情共杯深,载锡之言(5),金声满楮(6)。孤舟远情,彼此同之矣。春波正深,芙蕖渐绿。足以向所拟赋,可得遽闻乎?延结延结(7)

选析这篇短札,目的有二。其一,宗臣是明代嘉靖七子(即“后七子”)之一。由于文学史教材总把明代前后七子看成拟古主义者,认为他们无论写诗或作文章都属假古玩一类,且多为载道说教之作,缺乏真性情。其实这不可一概而论,本篇就写得精美简练,是一篇值得吟玩的抒情小品。其二,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早脍炙人口,人们总以为他是古文家,其实他能写得很“帅”的骈文,本篇就是一例。而且我以为用骈体写小品文,有时甚至比散体文更含蓄有深度,更能体现我国语言文字在艺术上的特点,显得情韵不匮。当然,写骈文要比信笔写散文难度大。更要讲修辞艺术,可见小品文的写作并不排斥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刻意修辞。这篇短札不是纯粹的骈文,但句型整齐,对仗工巧,间有散句却以骈俪为主,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构。

宗臣,字子相,扬州人,早年住在家乡。中进士后长期在京城做官。从他的诗文中我们知道他在京做官期间曾告假回过故乡,不久又返京任职。这封短信就是他回到京城后写给家乡好友的。但信中写到他跟许性之一同饮酒却是两次。“忆昨沧洲聚首”以下四句是指他未出仕时与许聚饮的豪情乐趣,而“祖筵一酌”以下六句则是指不久前再次入京时的饯行酒筵。这两次聚会是有区别的。

开头四句是从最近一次分手说起。作者是上一年秋末离乡的,而写此信时已到这一年的暮春时节。光阴易逝,离开好友,心中感到悲伤惆怅。最精彩的描写是从“忆昨”句开始的。那时作者还未出仕,所以说“沧洲聚首”。当时他们正在饮酒,风雨忽至,于是大家把注意力移向户外,不知不觉放下酒巵。这种情景我们也是有亲切体会的。由于外面风狂雨骤,一时不能散去,爽性边饮边谈,再度兴高采烈。我们都从青年时代经过。设想几个情投意合的年轻人,或在学生宿舍,或在酒肆茶楼,或在朋友住宅,或在旅游胜境,彼此海阔天空,无话不谈,一会儿开玩笑,一会儿谈理想,那该是一生中最快乐、最痛快的事了。而宗臣却用八个字概括了这种场面:“谑语雄谈,千古一快”。不但上下句对仗,而且本句还自成对仗,“谑语”对“雄谈”,“千古”对“一快”,多么凝炼,多么精巧!仅此八字,任凭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填充,去联想,各种情趣都包蕴在其中了。

“红尘”两句也足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宗臣从家乡到京城做官,固然是“红尘忽接,青山顿远”,而从秦汉时代的以游子为主题的多少诗篇,直到“五四”以后多少著名作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沈从文等自浙江、四川、湘西等山水幽僻处离乡背井,辛苦艰难地来到十丈软红尘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不也是“红尘忽接,青山顿远”么!“红尘”指闹市,指宦途,也指世俗竞相角逐的名利场;“青山”指故乡的美好景色,指清幽的自然环境,也指一尘不染、高尚纯洁的精神世界。这八个字又概括了多少人生世相,以及生活对每个人的影响啊!这正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表现在文艺形式中的无穷魅力!

有人怀疑“情共杯深”这一句似乎不合逻辑,酒杯很浅,能装得下多少“情”?比起“桃花潭水深千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显得太微乎其微了。这样理解,未免胶柱鼓瑟。“杯”固不深,“酒”却无尽。由于情深,于是一杯复一杯地不停地饮下去;反过来说,不停地饮酒以至于忘醉,不正是由于彼此依依惜别的缘故么!所以下文说,我虽乘孤舟而去,而我们彼此间远别之情却是共同的。“春波”二句与篇首“残春”字样相映照。由许性之的临别的赠言而想到他在分手时曾说过打算写一篇作品(“向所拟赋”,应译作“彼时打算要写的作品”,不一定是作赋,也可能是赋诗),不知写得怎么样了,能使自己尽快知道吗?盖朋友既不能相见,互读作品也是勾通情感的最佳渠道。末一句译成现代汉语:“你知道我是一直在想着你啊!”语短情长,莫过于此。

猜你喜欢
  • 欧阳修《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全诗鉴赏

    悠悠身世比浮云,白首归来颍水濆。曾看元臣调鼎鼐,却寻田叟问耕耘。一生勤苦书千卷,万事销磨酒百分。放浪岂无力外士,尚思亲友念离群。

  • 白居易《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全诗赏析

    今冬腊候不严凝,暖雾温风气上腾。山脚崦中才有雪,江流慢处亦无冰。欲将何药防春瘴?只有元家金石棱。 作品赏析金石棱:一作金石凌。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处】唐李白《送友人》 【译注】挥着手,你便从此离去,我 们那两匹马也不禁萧萧悲鸣。兹(zī): 此。萧萧:马叫声。班马:离群的马。 班,别。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

  • 潘牥《落梅》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落梅》咏梅花诗鉴赏 潘牥一夜风吹恐不

  • 王培静《父亲的字条》

    这次出门,妈妈好好给他打扮了一番,给他穿上了一身笔挺的浅蓝色西服,打了一条红色领带,皮鞋亮得晃人眼睛。记忆中,爸爸身上穿的衣服只有

  • 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名句】仁 ① 昭 ② 而义立 ③ ,德博 ④ 而化广 ⑤ ,故不赏而民劝 ⑥ ,不罚 ⑦ 而民治。 【注释】①仁:仁义。②昭:明显。③义立:建立正义之风。④德博:道德广博。⑤化:教化。⑥劝:鼓励。⑦

  • 古代民歌《相逢行》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黄金络

  • 《花鸭赏析》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借物说事,笔调轻松而情感含蓄蕴藉。   从诗题上看,这首诗似乎吟咏的是一只毛色不纯的鸭,但读罢全诗,就会明白这猜测是错误的。“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诗人明白提醒读者,江头所见的“花鸭”,羽毛洁净,不染泥滓,而且步

  • 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天下。

    (十三章) 不管什么人都爱自己,如果一个人极端的爱自己,就只知自己而不知有天下,也不觉得自己的存在对世间是如何的重要;但是如果所爱非身,而是以身为天下,像这样能牺牲自己为天下服务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之重

  • 千家诗《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题解与鉴赏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1],再竭衰庸定不支[2]。 苟利国家生死以[3],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