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宏略:
【3087】强国宏略:
国家战略前沿问题研究
(薄贵利主编,人民出版社,39万字,2016年6月第1版,75元)
△分四个部分:国家战略的科学内涵与国家战略的科学化;“一带一路”建设与合作共赢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人才问题:“中国制度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国家治理与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战略学在西周时即有。当时,协助武王伐纣的太公、周公,太公之学以军事战略为主,周公之学以国家战略为主。太公之后,由于管仲、孙武、司马穰苴、孙膑等人的传授,兵学成为我国古代战略思想的主流,而周公之学传到孔子,演进为儒家思想。
○科学的国家战略要符合实际,符合历史发展大趋势,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合作共赢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必由之路。
○从世界历史看,大国崛起呈现“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基本规律;从全球趋势看,创新驱动成为产业变革的核心特征和大国竞争的战略利器;从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看,创新驱动是适应引领新常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
○美国为何能创新驱动引领世界潮流?重视投入;吸引与培养创新人才;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发达的资本市场;一流的国家创新体系。
○芬兰:小国家大创新。(33万平方公里,540万人口)。打造一流的国家创新体系;以教育引领创新;合理发挥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保持对科技开发的强度投入;设立高科技产业园区。
○国家整体综合战略谋划不足,一种面向21世纪中叶世界大国前景的安全战略构想、战略文化、安全战略框架尚未形成。东亚问题、海上经略问题、军事问题、综合运用问题。
○中国要成长为世界强国,大国心态的锤炼至关重要。基本标志:清晰界定国家利益边界,维护核心利益坚定不移;冷静对待批评,对所涉问题能够展开坦率的讨论;关注其他国家对核心利益的关切,从长远角度看待国家利益。
(2017年5月24日下午3:45阅毕)
-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二 【意思】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横暴风波的摧折,象芬芳的桂叶,却无月露的滋润让它飘香。 【全诗】 《无题二首》其二 .[唐].
-
崷崒空城烟,凄清寒山景。秋风引归梦,昨夜到汝颍。近寺闻钟声,映陂见树影。所思何由见,东北徒引领。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章句惭非第一流,世间才子昔陪游。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任向洛阳称傲吏,苦教河上领诸侯。石渠甘对图书老,关外杨公安稳不。
-
【名句】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语出汉代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宣公十五年》。肚腹饥饿的人,用歌声表达得到食物的热望;勤苦劳作的人们,用歌声述说自己艰苦的生活。两句话反映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文学观点,说明文
-
祭文赏析·《祭妹文》(清·袁枚) 乾隆丁亥冬,
-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名言: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注释: 出纳: 偏意于出。有司: 古管事者之称, 职务卑微。戒: 申戒。慢: 懈
-
【名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注释与译文]遇上好时机时,似乎天地都与你同心协力,成全美事;错过了机遇,哪怕是英雄也难以施展才干。诗句是咏诸葛亮的,但对于时运的看法倒是道出了一定的哲理。 参
-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
-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