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人才研究
【3002】基础教育人才研究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编,主编钟祖荣,党建读物出版社,26.4万字,2016年6月第1版,42元)
△本书共14章,分三部分:第一篇,结构与状态篇,包括基础教育人才概述、基础教育人才的群体结构、教育家、特级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5章,从基础教育人才的内涵外延、类型层次、群体结构等方面对教育人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从教育家、特级教师、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个相对的层次上对基础教育人才的特点、状态进行了分析,以揭示队伍建设的起点。第二篇,成长规律篇,包括教育人才的时空分布、成长阶段、成长因素、成长规律4章,从宏观和微观、过程与因素等维度进行了分析。第三篇,机制建设篇,分5章,分别从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激励机制、使用效率、流动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
○“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教育家标准:有实践、有思想、有作用、有影响。发挥一种领袖的、发起人的、带头人的作用。渠道:①发表论文、著作、传播自己的思想和经验;②通过演讲、谈话、讲话、报告、讲座等方式,用口头语言宣传自己的思想;③利用社会团体及其活动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思想;④开放自己的学校,供人参观学习;⑤通过自己培养的门徒或学生去宣传自己的思想;⑥社会团体、政府、学术机构给予的奖励、称号和各种荣誉;⑦命名制;⑧名人录和人物传记的出版。
○辞海中,“骨干”一词的意思是:①骨骼的主干。②比喻在总体中起重要作用或基本作用的人或事物。
○孔子、墨翟、孟轲、荀况,董仲舒、王充、郑玄,胡援、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陈亮、叶适等都是教育家。
○需要有高度的智能:①乐学善学、厚积薄发;②知识渊博,好学不倦(丰富的专业知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多元知识的创新应用);③勤于实践、反思创新。
○成才的外部因素。家庭:经济稳定、后顾无忧;家学滋养、文化涵育。组织:人际和谐,尊重激励;民主开放,专业自主;同伴合作,成长互促。社会与文化:时代风尚,社会需求;社会尊重,职业声望;教育传统,文化积淀。
○教育哲学思想。没有教育哲学,人们就不会去思考和研究教育,就会“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的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
教育哲学意识有利于达到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有利于从根本上思考教育改革问题,有利于转化为一种教育生活的方式。
杜威教育哲学。(组工哲学、领导哲学)。
○培训,是培养和训练的结合。培训是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是让人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新态度,以提高工作绩效、适应行业和岗位新变化的一个过程。培训关乎改变、关乎转型,更关乎学习。
(2017年2月11日晚11:20阅毕)
-
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古诗词(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古诗词,内容包括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古诗词,人教版初一上学期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初一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词。【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
霜鬓莫欺今老矣,一杯莫笑便陶然。[传曰:今老矣,无能为也。]陈郎中处为高户,裴使君前作少年。[陈商郎中酒户涓滴,裴洽使君年九十余。]顾我独狂多自哂,与君同病最相怜。月终斋满谁开素,须拟奇章置一筵。
-
江淹:悦曲池 江淹北山兮黛柏,南江兮頳石。頳峰兮若虹,黛树兮如画。暮云兮十里,朝霞兮千尺。千尺兮绵绵,青气兮往旋。桐之叶兮蔽日,桂
-
宣扬博爱的《白比姆黑耳朵》《白比姆黑耳朵》是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位孤独的老战士伊万·伊万内奇为派遣寂寞,领来一只品
-
一径崎岖入谷中,翠条红刺罥春丛。花深时有人相应,竹密初疑路不通。
-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上片即景生情。写嘉佑元年春苏轼赴京(今河南开封市)应试,路宿洛阳城的景物与由此引发的情感。“洛城春晚”,点明写词的地点“洛城”、时间晚春,颇有“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烁梅花草棘间”(《梅花二首》)的暮春寒意。“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
-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独饮涧中水,吟咏老氏书。城阙应多事,谁忆此闲居。
-
宋·苏轼 庙在岐山西北七八里,庙后百步许,有泉依山,涌冽异常,国史所谓“润德泉”——世乱则竭者也 吾今那复梦周公? 尚喜秋来过故宫。 翠凤旧依山硉兀, 清泉长与世穷通。 至今游客伤离黍, 故国诸生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