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良药》名言名句解读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注释】
拂心:违逆心意,不顺心。砥石:磨刀石。鸩毒:鸩是一种毒鸟,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可制成剧毒。
【译文】
经常听些逆耳的言语,常常遇到一些违逆心意的事情,这都是能够促进德行增长的磨刀石。如果听到的每一句话都十分悦耳,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很顺心,这便如同将一生都葬送在鸩毒之中。
【道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逆境催人成长。就如同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的那样:“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忠言良药
公元前207年,群雄并起,秦朝政权接近覆灭。刘邦的汉军先于项羽的楚军攻占秦都咸阳后,进秦宫察看。见宫内宝物无数,美女如云,便顿生贪念,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看出了他的心思,就问他:“沛公是打算要天下,还是只当一个富家翁?”刘邦说:“当然是要天下。”樊哙说:“秦宫里珍宝无数,美女众多,这些都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还请沛公速返回灞上驻守,千万不能留居在这秦宫中。”刘邦听后不悦。
张良得知后,对刘邦说:“秦王昏庸无道,才失去天下。您刚入秦宫就想安于享乐,岂不置大事于不顾?况且忠诚正直的话往往不顺耳,但有利于行事;好药一般都很苦,却能治病。樊哙的话是忠言啊!”于是,刘邦听从了樊哙、张良的劝告,马上下令封库,关上宫门,返回灞上驻守,赢得了民心,这才有了后来刘氏汉家的四百年天下。
清·冷枚养正图(之七)
南齐时,文人范云随文惠太子至田间观看农人收获水稻,范云告诫太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
前四句写归家后的心情。首二句点明时间。“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失意归来,不免悲伤怨愤;和久别的亲人团聚,又感到欣喜宽慰。三、四句“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表现的正是诗人这种悲喜交织的复杂心情。弟弟不因“我”落泊归来而态度冷淡,仍以美
-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出处】唐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意思】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全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
-
【原题】:薄暮游潘登仕园园有堂三间榜曰一枝盖湖公枢密两取庄周郄诜之语既以嘉潘亦以勉潘之二子因用其各赋一绝
-
(节自 《匈奴列传》) 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 ① 。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適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单于有太子名冒顿,后有所爱阏氏
-
京本通俗小说 明代白话短篇(话本)世情小说集。残存第十卷至第十六卷,共七卷。不题撰人。有学者认为此书系后人作伪。 现存主要版本有1915年《烟画东堂小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
-
【4835】云南史话(张勇、张婷婷著,云南美术出版社,13 5印张,2020年1月第1版,78元)△15部分:①远古时期的云南;②石器时代的云南;③
-
(节自 《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 ① 。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 ② 。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 ③ 。夫以千人
-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
-
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如己出,而创意不足。词中写登楼晚眺,周遭风景在目。 但诗人意不在赏玩秋光,而在问行人归信。不意“青山尽处行人少”,遂只得注目于远近风物。通篇委婉含蓄,耐人寻思。
-
所历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所历以诚信待物,称为良吏。》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