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经典文摘

勃莱,罗伯特作品分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勃莱,罗伯特作品分析

【生卒】:1926—

【介绍】:

美国新超现实主义*诗派领袖。勃莱受到法国、西班牙和南美超现实主义诗人的重大影响。他为了翻译和评介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创办了一个不定期的杂志五十年代(以后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同名出版社,以期对新的想象王国打开通道。他以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为助,倡导“深意象”诗。他与詹姆斯·赖特一起发表了狮子的传说和眼睛。

在诗风上,他是道地的美国本土派,他认为“美国诗人还得反对英国传统,“诗如不从一个国家的土壤里直接生出来,它就不会长命”。诗作梅里特公路上的冰雹就饱含着美国的情感气氛。他主张诗要有热情,“宁可粗犷,而不要驯化”,不要“家庭化”“学院气”。如,他的忙人说话了。

勃莱政治上一贯激进。在反对越战这一点上他比任何诗人更加甘冒风险。象在一次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示威中和他经常朗诵的反对侵越战争的诗母亲终于露出了牙就是明证。

勃莱的诗常常充满怪诞的意象。如苏醒、反对富人之歌。但在他的一些优秀诗歌里却能通过对事物的犀利观察和细腻描写把重大社会问题浓缩到个别物件。如蚂蚁观察下的约翰逊内阁通过怪诞的意象讽刺美国内阁成员。又如散文诗麦克鲁尔海滩的海豹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形象地集中在一只因油船污染大海中毒而死的海豹身上。这首诗言物,形象逼真;言志,尖刻而又含蓄。

勃莱还大力倡导散文诗。他认为散文诗足以救诗歌空洞之病,通过它,诗人能归真反璞,回到具体的举手可触的现实社会。现已出版了两个集子。他近年来又写了不少“仿中国诗”,1972年出版了诗集从床上跳下来则将所译陶渊明诗与他自己的“仿陶诗”混编。近几年,他的诗风趋向清丽恬淡,中国色彩更加明显,整个潮湿的梦是他写“中国式情歌”的选辑。

猜你喜欢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