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诤,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
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
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鲁迅二丑艺术赏析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被改编为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被改编成歌曲的古诗词,被改编成了歌曲的古诗词,有哪几首古诗词被改编成歌了。陆游《钗头凤》,歌曲名《钗头凤》钗头凤,词牌名,原名“撷芳词”,又名“折红英”“摘红英”“惜分钗”等。以《古今词话》无名氏《撷芳词·风摇
-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主要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最早描写张生和莺莺故事的文学作品,是唐人元稹的文言传奇《莺莺传》。小说写的是唐贞元年间,张生游于蒲州,寄居蒲东十余里的普救寺,与莺莺
-
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
-
子夏 ① 曰:“日知其所亡 ② ,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者也。”(《论语·子张》五) 注释 ①子夏:孔子的学生。②亡:无。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每天都知道(意识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每月都能
-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用旧物来表达我对君王的一片深情,钿盒金钗寄到君王身边。钗留下一股盒留下一扇,两人一人分
-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希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
老舍《想北平》原文 现代散文家李广田说:写散文,实在很近于自己在心里说自家事,或对着自己人说人家的事情一样。(《文学枝叶谈散文》)老舍的《想北平》是属于自己在心里说自家事,偏重于抒情,近于诗的散文小品
-
国学名句“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出处和解释
【名句】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语出《左传·昭公四年》。对国家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制,所以能成功。老百姓不能放纵,法制不能更改。度:法制。济:成功。逞:放纵。
-
【注释】:呼伯仁,百口累。卿卿不闻伯仁出(叶),醉叱群奴杀诸贼。卿负我,我负公,军中应对声如钟。三言不答二贤死,义未灭亲先杀士。君不见王彬哭友不拜兄,幽冥未必无知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有园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园字的古诗,带有园字的诗句,含有园字的诗句。两汉佚名《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