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鲁迅《幽默的叫卖声》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鲁迅《幽默的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的喉咙,睏在床上听去,颇有些凄清。每种叫卖声,差不多都有着特殊的情调。

我在这许多叫卖者中发见了两种幽默家。

一种是卖臭豆腐干的。每日下午五六点钟,弄堂口常有臭豆腐干担歇着或是走着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油锅,油锅里现炸着臭豆腐干,气味臭得难闻,卖的人大叫: “臭豆腐干!”“臭豆腐干!”态度自若。

我以为这很有意思。“说真方,卖假药”,“挂羊头,卖狗肉”,是世间一般的毛病,以香相号召的东西,实际往往是臭的。卖臭豆腐干的居然不欺骗大众,自叫“臭豆腐干”,把“臭”作为口号标语,实际的货色真是臭的。如此言行一致,名副其实,不欺骗别人的事情,恐怕世间再也找不出了吧,我想。

“臭豆腐干!”这呼声在欺诈横行的现世,俨然是一种愤世嫉俗的激越的讽刺!

还有一种是五云日升楼卖报者的叫卖声。那里的卖报的和别处不同,没有十多岁的孩子,都是些三四十岁的老枪瘪三,身子瘦得像腊鸭,深深的乱头发,青屑屑的烟脸,看去活像是个鬼。早晨是不看见他们的,他们卖的总是夜报。傍晚坐电车打那儿经过,就会听到一片的发沙的卖报声。

他们所卖的似乎都是两个铜板的东西 (如新夜报时报号外之类),叫卖的方法很特别,他们不叫“刚刚出版××报”,却把价目和重要新闻标题联在一起,叫起来的时候,老是用“两个铜板”打头,下面接着“要看到”三个字,再下去是当日的重要的国家大事的题目,再下去是一个“哪”字。“两个铜板要看到十九路军反抗中央哪!”在福建事变起来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剿匪胜利哪!”在剿匪消息胜利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两个铜板要看到日本副领事在南京失踪哪!” 藏本事件开始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叫。

在他们的叫声里任何国家大事都只要化两个铜板就可以看到,似乎任何国家大事都只值两个铜板的样子。我每次听到,总深深地感到冷酷的滑稽情味。

“臭豆腐干!”“两个铜板要看到××××哪!”这两种叫卖者颇有幽默家的风格。前者似乎富于热情,像个矫世的君子,后者似乎鄙夷一切,像个玩世的隐士。

(原载太白1934年9月15日第1期)

猜你喜欢
  • 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全诗赏析

    天雨萧萧滞茅屋,空山无以慰幽独。锐头将军来何迟,令我心中苦不足。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泉源泠泠杂猿狖,泥泞漠漠饥鸿鹄。岁暮穷阴耿未已,人生会面难再得。忆尔腰下铁丝箭,射杀林中雪色鹿。前者坐皮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意思:像云想着漂亮的衣裳,如同花儿想着容颜,春风轻拂窗槛,露珠宛如华彩浓厚。

    上一句:无风来,龙蛇飞动。

    下一句:落霞余,舞蝶纷纷。

    【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出处】唐·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意思1】看到斑斓的彩云想到美人衣饰 的华美,看到娇艳的花朵联想起美人如花似玉的容貌

  • 《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赏析》

    【原题】: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云

  • 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全诗赏析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作品赏析《题李次云窗竹》是一首七绝。这两句是说,冬日严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绿;在大雪纷飞的时候去看,白中见

  • 《哭钝初赏析》

    【注释】:1913年

  •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陈子昂诗《感遇》(其二十三)赏析

    感遇(其二十三)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 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 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 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 葳蕤烂锦衾。

  • 王昌龄《西宫秋怨》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伤春悲秋,西宫无非愁思,这首诗即从“秋”的角度写失宠者的怨情。 以花比喻美人,历来如此。这里用“不及”两个字,写美人妆成,其

  • 《春夜赏析》

    虞世南虽然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不可否认的艺术魅力。他能够将各种陈旧的要素组织起来,产生新的效果,这种能力是其他宫廷诗人所缺乏的。在宫廷诗的受限制的美学范围,这可能是最值得赞赏的形式了。   这首诗表现了这位宫廷诗人对

  • 高适《玉真公主歌》全诗赏析

    常言龙德本天仙,谁谓仙人每学仙。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仙宫仙府有真仙,天宝天仙秘莫传。为问轩皇三百岁,何如大道一千年。

  • 《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赏析》

    【原题】:送杜少柳起萃知遂宁府以高名千古重如山为韵七首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