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古诗文《月下独酌》原文|注释|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诗文《月下独酌》原文|注释|赏析

[唐]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①本篇选自李白李太白全集。原诗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②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此数句或受到其启发。③将,偕、和。④无情游,忘却世情,超脱尘世的交游。⑤邈(miao渺),遥远。云汉,本指天河,此代高空。

〔分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与事实不符,李白是因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那里的。但是,这种传说不仅产生了,而且还使得不少人信以为真,在采石江边筑起了李白“捉月台”;画家们绘有李白捉月图等等。这是因为李白平生非常喜欢月亮,写了大量歌咏明月的诗篇的缘故。李白从幼年起,就对明月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直至晚年,在峨眉山月歌送蜀僧胩入中京诗里,还对僧晏“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表示了由衷的羡慕。这首月下独酌,也可以看出李白对明月有着多么深厚的感情。
诗的前四句写出举杯邀月的原因,是因为孤独无亲。
“花间一壶酒”,时令正值春天,地点又在花下,这是饮酒的环境。花下饮酒,对于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雅举乐事,应该是赏心快意的吧? 然而——“独酌无相亲”,无一知己,闷酒独倾,岂不大煞风景。俗物茫茫,要寻一个志同道合、声应气求的朋友,真是难矣哉! 前一句造境,后一句抒情。写环境的美好,是为了反衬孤独无偶的情怀。下面一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在四顾无亲的情况下,对明月用了一个“邀”字,而且是“举杯”相邀,可见诗人对月亮的感情是多么殷切、多么真挚。在现实生活中,他傲岸不群、牢落无偶,但在碧落高天,却有明月作知心朋友;不仅有明月,还有月光映照下自己的影子:“对影成三人”,这是多么慷慨激昂、豪放不羁的情怀!
“月既不解饮”至“行乐须及春”四句,写对月独酌的思想活动。虽则是身、月、影“三人”,却仍然是“独酌”。为什么?“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与影都不会喝酒,这是很令人遗憾的。酒,对于我们这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来说,那是不可须臾缺少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酒,可以激发、助长诗人豪放激昂的情绪,使他不弯腰、不低头,傲视权贵,粪土王侯:“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其实,所“轻”的又岂止“王侯”——“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简直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而对政治的昏暗和人间的不平,诗人还要借酒挥斥幽愤,浇除胸中积郁的忧愁块垒。然而,月与影连一个“解饮”的都没有,诗人感到美中不足。前一句用了一个“既”字,第二句又用了一个“徒”字,就是这种感情的流露。
“我歌月徘徊”至“醉后各分散”四句,写诗人月下独酌时的情景。“月徘徊”,不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在天空变换了方位,而是说诗人酒助诗兴,在月下徘徊吟诵诗句,觉得好像月亮也在伴陪着自己徘徊一样。这是通过写月的徘徊来写人的徘徊,巧妙地写出了人的动态、人的心理。接着再写手舞足蹈时的情景。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所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表现)于言,言之不足(不充分)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引声长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吟诗还不能抒发情兴,于是,诗人手舞足蹈起来。影随人动,当诗人手足蹁跹的时候,影子也好像伴随着他婆娑起舞,所以用了“凌乱”二字。诗人睥睨浊世、傲然自得的形象跃然纸上。
月与影真是难得,它们在寂寞之中可以给诗人以安慰、给诗人以欢乐,而没有人世间的污浊和烦恼。因此,诗人最后用表示他的愿望来结全篇:“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照应前面的“暂伴”二字。月下独酌是人间天上,醉后分散,所以说是“暂伴”;凌空仙游,相随不舍,故云“永结”。
在写作上,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就是拟人和对比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月和影描绘得那样知情解意,可爱可亲,好像它们不是无知无觉、无生命的自然现象,而真的成为人可以倾诉肺腑的知音了。诗人要写的是“独酌”,要表现的是人间的孤愤感情,却偏偏要幻出“三人”来写交游。写人间的孤独寂寞同写跟月与影的友好相伴,是相辅相成的。诗人在人间感到孤独,才越觉得与月、与影交游亲密欢洽;而写同月、影的欢洽,目的也确是能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曲处下笔,效果鲜明,耐人寻味。

〔评说〕
沈德潜唐诗别裁:“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
孙洙唐诗三百首:“题本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复推敲,愈形其独。”
近藤元粹评定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饮情之奇,于孤寂时觅此伴侣,更不须下酒物。且一掷一解,若远若近,开开阖阖,极无情,极有情。如此相期,世间岂复有可‘相亲’者耶?”
猜你喜欢
  •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大櫆: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

  • 朱超源《 人生如棋》

    人生如棋 老王头不再钓鱼了。说好了要去钓鱼的时候约上我,可是迟迟不见动静。平日里隔三差五的,他总会来个电话,问我周末是否有时间,

  • 鲁迅《二十二年元旦》全文、注释和赏析

    云封高岫护将军②, 霆击寒村灭下民③。 到底不如租界好, 打牌声里又新春④。 【注释】 ①《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载:旧历申年元旦又戏为邬其山先生书一笺云: 云封胜境护将军。按,此处申年,为酉

  • 苏轼《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全诗鉴赏

    安心守玄牝,闭眼觅《黄庭》。问疾来三士,浇愁有半瓶。风权时落蕊,病鹤不梳翎。樽空我归去,山月照君醒。 作品赏析原题:二月八日与黄焘僧昙颖过逍遥堂何道士宗一问疾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念奴娇·春情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

  • 形容冬日古诗词(形容冬天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冬日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冬天的诗句,描写冬季的诗句古诗大全,形容冬季的诗句。这些?ok?冬,《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

  • 《人月圆令/人月园赏析》

    【注释】 ①华灯:彩饰华美的灯。 ②禁:古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禁街:即御街。 【评解】 东风轻柔,春上桃枝,元宵灯节又到了。仕女们罗衣新试,携手同游,华灯辉映。这首词的上片写观灯的盛况,下片写节日的欢腾与喜悦。全词情

  • 《踏莎行·晚景赏析》

    此词题为《晚景》,写景多运化前人诗词中成句,流转自然一如己出,而创意不足。词中写登楼晚眺,周遭风景在目。   但诗人意不在赏玩秋光,而在问行人归信。不意“青山尽处行人少”,遂只得注目于远近风物。通篇委婉含蓄,耐人寻思。

  • 《何处寄乡愁》高勤散文赏析

    乡愁不是愁,是满满的幸福,是可以向自己的来路深深跪下去的一捧喜悦!乡愁像一块红薯,样貌平常,根扎进泥土,适意的香甜便慢慢走来。在许

  • 宋词《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 木末 ① 翠楼出,诗眼 ② 巧安排。天公一夜,削出四面玉崔嵬 ③ 。畴昔此山安在,应为先生见挽,万马一时来。白鸟飞不尽,却带夕阳回。 劝公饮,左手蟹,右手杯。人间万事变灭,今古几池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