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澄《送别》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河岸。
送别好朋友,常令人恍然若失,觉得生活中从此少掉了一大块,留下一个空洞洞的缺陷。为了表现这种失落感,本篇使用了前后对照的写法。
送别的场面看起来很热闹:酒喝尽了,各人都有些醉态。在一片喧闹的鼓声中,行人上了船。在江岸同时开发的船不止一条,船家乘风张起帆的时候,船身摇晃,帆影乱成一片。二句各以“喧”和“乱”二动词押尾,突出了动态。其实,“喧”和“乱”并不是愉快的感觉,但这种忙忙碌碌、喧闹紧张的景象,能够暂时牵扯住人的注意力,使人无暇多思。
不久,帆影被回曲的山岗所遮没,送行的人也差不多散尽,只有一道夕阳的余晖铺在江边的河滩上。一切忽然变得如此安静,好像什么也未曾发生过,天老地荒,这江边从来就是如此。刚刚的“喧”、“乱”景象,好像也是很虚无的,像是幻觉。短时间中一闹一静的对比,使人产生一种空洞感,觉得心中突然失落了很多东西。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写久久的注视,体现别情之深长。本篇“山回不见君”一句,本面看来很像李诗中的“孤帆”一句,其实效果不一样。至少,它并不表示悠长的间隔。在读者的心理上,“喧”和“乱”的景象以及航船本身,都是很快就消失的。因而动态和静态,接得很急。这样,两者的对比就更显得强烈。这诗写成五绝而不是七绝,可能也有所考虑。七言句节奏比较宛转,不如五言句短截明快,效果可能要差许多。
-
黄巢《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的首句改重阳节的“九月九”为“九月八”,以入声韵,造成一种激越、凌厉的气势,“待到”二字充满热情的期待,语调轻
-
《菊花·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咏菊花诗鉴赏
-
毛泽东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②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③ 。早已森严壁垒 ④ ,更加众志成城 ⑤ 。黄洋界上炮声隆 ⑥
-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作品赏析[注释](1)李浣[音“换”]:作者之友。(2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吟诵咏柳,内容包括查找古诗词(小学)古诗:《咏柳》、《江畔独步寻花》、《忆江南》,小学生关于咏柳的诗句10句,诵读着咏柳这首诗。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处唐bull;杜甫《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鲁迅好的故事》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
-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
《人之所为,万变不齐,而志则必一,从无一人而两志者。志于彼又志于此,则不可名为志,而直谓之无志。》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名言: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注释: 释: 消除。 句意: 不以个人的利益为利益, 而应让天下的人都得到利益; 不以个人的害处为害处, 而应该让天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