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原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初中古诗文
【题 解】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当时韩愈担任刑部侍郎。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劝谏唐宪宗,结果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经裴度等人说情,才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的长安确实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了这首名篇。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全诗将朝廷的腐败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感情沉痛至深,凄楚激愤,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
首联直接叙事,一目了然。以时间“朝”、“夕”作对比,体现自己的无奈与无辜。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紧承上文,直抒胸臆,抒发自己为革除弊事,不惜年老体衰,却反遭贬迁的愤慨之情。颈联又一笔宕开,写景抒情,境界开阔。我们可以将“横”试着改为“阻”、“浮”、“飘”、“堆”等词,但它们都不能表达出“横”字所体现的“突兀、厚重、僵硬”之感。“拥”字也可以改为“积”、“压”、“盖”等词,也同样表达不出“拥”字所赋予的“雪厚,阻住道路”的意义。正是这两个词语的恰当运用,使这两句话写出了作者因远离家乡、路途艰险而无限的沉痛与惆怅。所谓景是眼前景,情是心中情。而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则向侄孙倾吐凄楚难言的苦衷和愤激之情。
全诗借景抒怀,情景交融,感情跌宕起伏,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技法上起承转合,深得律诗之妙,其风格与杜甫极为相似。
-
颐第二十七 【题解】 颐卦为异卦相叠(震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震,震为雷。雷出山中,正是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
-
名言: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注释: 法: 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整套制度。 句意: 东西用久了就不用它, 器物用旧了就要坏掉, 治国之法用旧了就会产生不足与弊端。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出处】唐王维《送别》。 【翻译】你尽管放心地走吧!我也不必再向你详细追问究竟要到那里去?你只要知道那要去的地方,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就可以了;另外一种说
-
涉江采芙蓉 【原诗】:涉江采芙蓉(1),兰泽
-
【原题】:知识相问多以封川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这云郴之为州在岭之上中州清淑之气於是焉穷封川去郴又几里气候不问而知因赋此篇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
-
古文观止·王禹偁·待漏院记① 天道不言,而品
-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练字品析法,内容包括古诗鉴赏之练字答题步骤及其相关知识,古诗词鉴赏开场白(练字类),古诗炼字赏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 (1)X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为什么? (3)你认为X字好在哪里? 2、解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