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优美散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处】唐·杜甫望岳。【意思1】一定要登上泰山极顶,到那 时再俯瞰四周群山,它们将显得十分矮 小。会当:唐代人的口语,定要。一释 为“应当”。凌:超越,登上。绝顶:最 高峰。 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一语化出,笔力雄健,意境开阔,泰山的峻伟和诗人胸怀的博大于此可见,因而金圣叹杜诗解卷一说“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意思2】会当: 合当。凌: 登临。绝顶: 最高峰。句意: 将来当我登到泰山极顶的时候,居高临下一看那周围的群山,一定显得非常矮小。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后多用这两句诗说明立足点高,能容易观察事物的本质,困难问题也易于解决。【鉴赏】登上山顶,从泰山峰顶俯视天下,众山都会显得渺小。此诗 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当时诗人漫游齐赵,经过泰山作了此 诗,这是目前所存最早的一首杜诗,写尽泰山的雄伟高峻。此句诗歌中, 诗人由望岳而产生了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即“一定要”,因此 诗句不仅表现出泰山的雄伟壮丽,还表达出诗人不畏艰险、敢于攀登山 顶、俯视天下的雄心壮志。【评析】 杜甫著名诗句。 两句写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周围的其它山峰便都在脚下了。“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 “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 却有深刻的含义: 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 顶峰的誓言。会当: 应当。凌: 登上。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 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 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 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明王嗣奭 杜臆 卷 一: “公盖身在岳麓,神游岳顶,所云 ‘一览众山小’ 者,已冥搜而得之矣。” 清金圣叹 杜诗解卷一: “如此作结,真是有力如虎。” 清浦起龙 读杜心解 卷一: “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位居峰巅 等极高之处,鸟瞰四周,顿觉万物低矮 渺小。[例]我曾经在一个明朗的早晨 登上电视塔,鸟瞰晨雾弥漫的上海城, 那真正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整个上海,仿佛都匍匐在我的脚下 了。(赵丽宏上海抒情)二、用以比喻 取得最高成就或殊荣,傲视一切。[例] 小将们把眼睛紧紧盯着乒坛的“珠穆朗 玛峰”,渴望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王丁祖国荣誉高于一切)三、用于比喻取得了卓越成就或具有崇 高理想、远大志向的人会觉得一般的理 想和目标是那么短浅渺小。[例]“会当 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扔掉个人主 义的包袱,站在共产主义的高度,才能 看清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从而树立起 坚强的革命信念。这时再回首看那自 私而可怜的个人主义,必然更觉渺小, 只不过犹如人们脚下的一抔黄土而已。 (黄胜平“渺茫”与“渺小”)【全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官宦家庭出身。35岁进京城长安寻求人生前程,但很不如意,穷困中渐渐与下层人民接近,慢慢地走上了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他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民间疾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风格沉郁苍劲,讲究格律形式,对后世影响很大。今存诗1400多首。岳:指东岳泰山,又尊称“岱宗”等。钟:聚集。神秀:指奇特的景物。阴阳:山北和山南。决:裂开。眦:眼眶。 该诗杜甫早期的名作;写泰山的名篇之一。明代诗人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且立片论 此诗是诗人青年时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后写的泰山名篇,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诗篇之一。诗是押仄韵的古律,很多地方不合平仄,不是标准的五律。 此诗表达青年的壮怀,主题在结尾两句,是仰慕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表达。因为有这样的壮怀,所以诗写得景象阔大,雄奇神俊。首联一问一答,就将泰山绵延广远的气势写出来了。如果用白话解释,那就是“伟大的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山呢?它的郁郁葱葱的山色简直将齐鲁大地染成青绿的一片,还无边无际地扩展得更远了”。“青未了”三字可见诗人的写作天才。颔联赞美大自然把神奇的景色都集中到泰山来了,泰山的高峻将山北山南分割成明暗的天色,一山之中也不同。后一句与王维的“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义相近。颈联想象登上泰山高处的感受,看到云卷云舒,让自己心胸激荡。目送飞鸟远去,一直到看不见为止,大瞪着眼睛好像眼眶都要裂开一样。这两句不是登山之后的所见,而是在山下望而心想的内容。这样的心想,其实表明了青年诗人欲登高望远,纵观天下的抱负。两句的词序都是倒装,是“生层云荡胸”和“入归鸟决眦”。尾联说明自己将来一定要登上峰顶,去感受放眼望去,众山在泰山之下变得低而矮小的壮景。
猜你喜欢
  • 老房子的时光

    老房子的时光我的故乡在东北的一座小城,它素有“诗词之乡”“书法之乡”“皮影戏之乡”的称号。在故乡的老房子里,我居住了十年,之后远走

  • 张秀亚《星的故事》

    关上窗子,又打开窗子,她要遨游那星的花园 寻梦草, 开着星星一样的花, 寻梦草,开花在梦中。 是谁呢,又在低声的向她吟诵着一节小诗,又在向她重述寻梦草的故事? 银河的水涨溢了。她似听到它的浪潮拍岸,如

  • 唐宋词之《周邦彦《还京乐》》原文、鉴赏和赏析

    周邦彦《还京乐》周邦彦 周邦彦 禁烟近 ① ,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 ② 。正泥花时候 ③ ,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 ④ 。迎风漾日黄云委 ⑤ 。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⑥ 。 到长淮底 ⑦

  • 典故“放他出一头”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宋欧阳修 《与梅圣俞书》:读 (苏) 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宋史苏轼传》亦载。 释义用法 宋欧阳修读苏轼的书信,认为苏很有才学,自己应该为他让路,让苏轼

  • 《沁园春·[元]白朴》原文与赏析

    [元]白朴保宁佛殿即凤凰台,太白留题在焉。宋高宗南渡,尝驻跸寺中,有石刻御书王荆公赠

  •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苏轼词翻译赏析:雪浪摇空千顷白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 历史高水平40古诗词(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中国诗词的巅峰之美收藏)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历史高水平40古诗词,内容包括历史上高水平的40首诗词,中国诗词的巅峰之美收藏,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排行榜,中国历史上,水平较高的诗词。40首高水平诗词:

  • 精品唐诗之李白《结袜子》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李白《结袜子》 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结袜子》,《乐府诗集》里列在《杂曲歌辞》里,后魏温子升就写过一首《结袜子》,当是南北朝时北朝的民间杂曲。李白

  • 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

    名言: 赏当贤,罚当暴。不杀无辜,不失有罪。 注释: 当: 相符合。辜: 罪过。 句意: 奖赏要给当得上这奖赏的贤人, 惩罚也要罚当其罪。不错杀无罪之人, 也不放过一个有罪的人。 出处: 《晏子·尚同

  • “绝盟好议”的全文和注释

    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 [2] 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 [3] 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 [4] 顿兵相持,坐而须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