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还李十一马》全诗赏析
纵拟强骑无出处,却将牵与趁朝人。
-
典源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注引 《魏氏春秋》(晋 孙盛撰) 曰:籍旷达不羁,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 释义用法 阮籍由于心中苦闷,有时独自驾车,不按路
-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高有废阁
-
郁达夫《怀鲁迅》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会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
-
摘要: 作者感叹人生的短促,但绝非“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意念,而是借酒“解忧”,抒写年华已逝,而功业未立的感慨。后人则往往引用这两句诗来表述“及时行乐”的思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语出三国魏曹操
-
月明写炤寺林幽,最是江湖入念头。衣染炉烟金漏迥,茶烹石鼎玉蟾留。山星几点躔官舍,僧院百年过客舟。封事未投圣主意,长安此夕亦多愁。
-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于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知扬州时所建。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
-
1、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2、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
-
《词林正韵》 荒径两栖凭,疏林望远行。夙愿疑、风起遐庭。 二十载衷吞噬负,斟薄酒、著相憎。 惟是雨间声,可堪窗里灯。曳阑珊、吹进凄零。 好梦往由多故事,羁绊处、为谁听。
-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
-
短歌行·对酒当歌曹操【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慨当以慷[3],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4]。青青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