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妾薄命》赏析: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赏析】:
妾薄命为乐府古题之一。李白的这首诗“依题立义”,通过对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 母 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后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热,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长。从“宠极爱还歇”以下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阿娇的失宠,俯仰之间,笔底翻出波澜。娇妒的陈皇后,为了“夺宠”,曾做了种种努力,她重金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李白白头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术,“令上意回”.前者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后者反因此得罪,后来成了“废皇后”,幽居于长门宫内,虽与皇帝相隔一步之远,但咫尺天涯,宫车不肯暂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喻,极言“令上意回”之不可能,与白头吟所谓“东流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词旨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最后四句,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条规律:“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发人深省的诗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以色事人”而暂时得宠者,也是一个警告。诗人用比喻来说理,用比兴来议论,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比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议论,而又高于议论,颇得理趣。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气韵天成,比喻贴切,对比鲜明,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比中见义。全诗半是比拟,从比中得出结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显得自然而又奇警,自然得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奇警处,读之让人惊心动魄。
(刘文忠)
-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亦勿放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亦勿放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组合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诗句的组合的,描写搭档之间很默契的诗,很多诗人写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诗。描写搭档默契的古诗(三首)《八声甘州 为友人赠医士》元代:谢应芳唤常娥白兔下蟾宫,玉杵捣玄霜。自焚兰古鼎,心融灵素,默契歧黄。不假残膏剩
-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洗尽了所有的纤尘。一抹抹新绿,一簇簇碧翠,一团团姹紫嫣红,在流转的眸光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暗香。空气清新,微风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① 。(《老子·四十》) 【注释】 ①有、无:这里不是生成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本体论、逻辑上的概念。“有生于无”,并非无先于有,而是无中本来就蕴涵着“有”;“有”、“无”统一
-
折桂令·问秦淮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
-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
本篇是《聊斋志异》中典型的写人狐之恋的作品,但其主人公由狐狸幻化而来的青凤,却和其他狐女不同。其他狐女大都具有一种超现实的力量,神通广大,如娇娜,她能用一颗神奇的红丸治病,以致起死回生;而青凤除了能幻
-
忆远 作者: 张籍 【原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擂台赛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校如何进行古诗词擂台赛,学校如何进行古诗词擂台赛,教学设计中古诗朗诵比赛怎么设计。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浸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从戎昔在山南日,强半春光醉里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色满园关
-
使君不用山鞠穷,饥民自逃泥水中。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石愁扬雄。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十年憔悴尘土窟,清澜一洗啼痕空。王孙本自有仙骨,平生宿卫明光宫。一行作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