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隋宫》全诗赏析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作品赏析
【注解】:1、九重:指皇帝所居。
2、障泥:马鞯。
【韵译】: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评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
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
行,绘出独夫民贼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
深。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首诗写炀帝的昏庸游乐,并没有直抒历史的感慨,而讽喻之意含在其中。
-
夏衍《野草》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 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 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
-
绿鬓衰①,朱颜改②,羞把坐容画麟台③。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④。 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⑤。闲身跳出红尘外⑥: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 酒旋沽⑦,鱼新买,满眼云
-
古文观止·战国策·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曰
-
此词是南唐后主李煜在江南盛时对其宫中歌舞升平景况的描写。反映了李煜早期的宫廷生活。 词的上片,是帝王奢华生活和耽于享乐的真实写照。 起言红日已高,金炉添否,是歌舞时外部环境的描写。全然是一副官贵闲人的作派。陈善《扪虱新语》卷七:
-
【原题】:游宦十年于外归自浙东睹西山先茔周围林木气象大非昔比盖缘藩篱既彻本家樵采不以时外人侵盗复无禁理势固应尔也今春忧居遂协谋兄弟俲先君旧来规橅创夹篱界庶外人知吾辈用意所在有所忌惮不肆侵盗而本家樵采亦有时云耳因以诗识岁月
-
次北固山下王湾①客路青山外②,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③,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④,江春入旧年⑤。乡书何处达⑥,归雁洛阳边。【注释
-
【名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注释与译文]文章,泛指文学作品。命达,命运通达。魑魅(chīmèi),传说中害人的妖怪。两句的大意是:好文章象是跟命运敌对似的,古往今来文才出众的人大多平生坎坷;妖魔
-
名言: 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注释: 惺(xing): 清醒。纤尘: 微小的灰尘。 句意: 每一念头都保持清醒, 才能避开奸恶小人的陷害; 不被微小的灰尘污染, 才能保
-
《兰亭诗》传世有三种: 陆柬之所书有墨迹、碑拓各一; 另柳公权书绿绢墨迹卷一。陆柬之书墨迹卷,首行题“五言兰亭诗,陆柬之书。”全卷27行。有李日华等人题记。此帖真迹于明代尚存,曾刻于董其昌之《戏鸿堂帖
-
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也不能仅以容貌为依据。这条谚语至少在元代就出现了。《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