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南陵道中》赏析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杜牧诗鉴赏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 南陵道中 ”,没有点出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漫悠悠”,见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 水面漫悠悠 ”,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 ,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的“欲”字 ,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眺望上景色,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候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
这一点,江上舟行的旅人不甚明白,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在这里 ,“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 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似乎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蕴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圆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
-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 (1) 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 (2) 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 (3) 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
-
一棵树都想做一棵树,你做到了吗?想想这一辈子。它就是一棵树。这样的树还真不少,路边、原野、坟地和你眼睛之外的。至于,古树、风景树、
-
《图匮于丰,防俭于逸。》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文案吧,文案用以记录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事情。那什么样的文案才是新颖独特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至唯美文案(精选100句),欢迎大家分享。
-
我昔谪穷县,相逢清汉阴。拂尘时解榻,置酒屡横琴。介节温如玉,嘉辞掷若金。趣当乡士荐,无滞计车音。
-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驿马损筋
-
有关地理节气的古诗词(求十条有关地理方面的古诗词,并作注解)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地理节气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十条有关地理方面的古诗词,并作注解,关于节气的古诗,有关地理的20句古诗词。描述名山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说明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高的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醉后赠张九旭 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
-
【原文】 爱人①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处】 《孟子·离娄下》,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教育
-
归鸦,同蓉裳、少云作 倚柴门、晚天无际,昏鸦归影如织。分明小幅倪迂画,点上米家颠墨。看不得。带一片斜阳,万古伤心色。暮寒萧淅。似卷得风来,还兼雨过,催送小楼黑。 曾相识,谁傍米门贵宅? 上林谁更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