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韦应物《对芳树》全诗翻译赏析
韦应物
迢迢芳园树,
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
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
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
下有往来躅。
韦应物诗鉴赏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于宝应元年(762)结婚,时年二十六岁。婚后十几年,夫妻“宾敬如始来”,感情非常融洽。不幸妻子中年病逝,抛下丈夫和儿女。
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更何况他们是一对感情深挚的夫妻。诗人异常感伤,写下悼亡诗十九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迢迢”,高大美好的样子。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意思是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
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月夜)-- 亦悼亡诗)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攀”即攀折;“躅”指往返的脚印。字面是说,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我徘徊往返的脚印。其实际意思是: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遥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诗在写景上很成功,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
-
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凿龙时退鲤,涨潦不分牛。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怨歌今罢筑,故道失难求。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谈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
-
从2009年起,付秀莹凭借《爱情到处流传》《旧院》《朱颜记》等一系列充满古典诗意的小说,成为中国当代文坛青年作家中的新秀。她的小说,在
-
古怨 作者: 陈灿霖 【原
-
【原题】:初夏同周同人与史尉登西园后山茅亭望远周君有赋依韵奉和兼呈少府
-
这是一首借写海棠花而暗指自身经历的词,借物言志是此词的好处。老天爷仿佛是有意和爱花的词人作对,入春以来,低温阴雨,连绵不断,已经过了花期的海棠还迟迟未开。好不容易天放晴了,蓓蕾初吐,偏又暴暖三日,娇嫩的花儿搭拉下脑袋,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
-
八岁那年,春节刚过,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氛围里,鸡未叫头鸣,爹便一把从热乎乎的被窝里光溜溜将我拽了出来,起来起来。以为是梦,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初中一年级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从一年级到初一全部的古诗词,初中一年级应当背诵的古文、诗词(全面一点的,不是书上的),初中生必背古诗50首。这是小学全部的古诗词 人教版一年级: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
-
要么在等待中死亡,要么在涅槃中重生!你在历史的天空上翱翔了五千年。以百丈之翼,千钧之力,穿越一千八百万个昼夜。你雄姿壮观,坱轧河汉
-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蒹葭离披去,天水相与永。怀新目似击,接要心已领。仿像识鲛人,空蒙辨鱼艇。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崷崒增光辉,乘陵惜俄顷。劳生愧严郑,外物慕张邴。世复轻骅骝,吾甘杂蛙黾。知归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