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赏析
刘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
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刘禹锡诗鉴赏
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现存刘禹锡诗中有两首提到他,另一首的题目写作米嘉荣,大约是本诗的初稿。与歌者米嘉荣,从反面落笔,于温柔敦厚中透愤懑不平,工巧新颖,深得风人之旨。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凉州是曲调名,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民歌,由玄宗时的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献朝廷。据记载,凉州在唐代宫廷中演出时,有人反对,说能引起“悖动之事”、“播迁之祸”,但也有人大声欢呼。
可见,凉州是具有意外之声、奇特之调的曲子。
凉州曲调的不寻常,衬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技艺。“旧人唯数”,又从正面突出米嘉荣。
因为,米嘉荣的技艺越高超,就越能赢得人们对他被冷落的同情。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后二句,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时世如此,您还是将就点,将白了的胡子染染黑,去伺候那些年轻人吧。劝慰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被时人视作“宰相之器”的刘禹锡,由于政见不同而遭贬逐或投闲置散。如果要争取进用,就得放弃自己正确的政见,这不就象身怀绝技的老艺人“染髭须”去“事后生”吗?刘禹锡反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这是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的锋芒。
这种手法,即所谓“正言若反”,于正中见反,于平和中见激荡,能使人体会到诗人的委屈,能激起人们更多的同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说,有急切直率之嫌;反说,有尖锐泼辣之忌。只有这种正反结合的“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为隽永深长。
-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解】 ①螟:夜色。
-
名言: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注释: 民之行也: 人民所遵从的道德规范。 句意: 礼是天地人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原题】:己卿岁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余杭出陆至富阳
-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作品赏析【鹤注】当在渝忠时作。《通典》:唐左右仆射,本副尚书令,自尚书令废,仆射为宰相。开元元年改
-
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 ! 昔缪公求士 (2) ,西取由余于戎 (3) ,东得百里奚于宛 (4) ,迎蹇叔于宋 (5) ,求丕豹、公孙支于晋 (6)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
-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注释】 持身:立身,修身。九鼎:比喻分量重。凝然:静止
-
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别前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