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苏轼词翻译赏析: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苏轼词作鉴赏
东坡的回文词,两句一组,下句为上句的倒读,这比起一般回文诗整首倒读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对作者思想束缚也少些。东坡的七首回文词中,如“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等,下句补充发展了上句,故为妙构。这首回文词是作者“回时闺怨”中的“夏闺怨”.
上片写闺人昼寝的情景,下片写醒后的怨思。用意虽不甚深,词语自清美可诵。“柳庭”二句,关键一“静”字。上句云“风静”,下句云“人静”.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三、四句,细写昼眠的人。风吹香汗,薄衫生凉;而凉衫中又透出依微的汗香。变化“薄衫”与“薄汗”二语,写衫之薄,点出“夏”意,写汗之薄,便有风韵,而以一“凉”字串起,夏闺昼眠的形象自可想见。过片二句,是睡醒后的活动。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上句的“冰”是名词,下句的“冰”作动词用。
古人常冬天凿冰藏于地窖,留待夏天解暑之用。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写以冰水拌藕,犹本词“手红”二句意。“郎笑耦丝长,长丝藕笑郎”,收两句为全词之旨。“藕丝长”,象征着人的情意绵长,古乐府中,常以“藕”谐“偶”,以“丝”谐“思”,藕节同心,故亦象征情人的永好。读曲歌:“思欢久,不爱独枝莲(怜),只惜同心藕(偶)。”自然,郎的笑是有调笑的意味的,故闺人报以“长丝藕笑郎”之语。笑郎,大概是笑他的太不领情或是不识情趣吧。郎的情意不如藕丝之长,末句始露出“闺怨”本意。
这首词格律、内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同时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气派,实为难得。
-
触詟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
玉笋纤纤揭绣帘,一心偷看绿萝尖。使君三尺球头帽,须信从来只有檐。 作品赏析【原题】:张无尽过黄州,徐君猷为守,有四侍人,姓为孙、姜、阎、齐,适张夫人携其一往婿家,既暮复还,乃阎姬也,最为徐所宠,因书绝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上一句:凉风起天末。
下一句:君子意如何。
翻译:在天边,凉风逐渐吹起,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他的心意是如何的呢。
【诗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意思】秋天的凉风从天边刮过,不知道你此刻心情如何?【全诗】《天末怀李白》[唐]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 -
《梅花·探春令赏梅十首(其二、其四)》咏梅花诗鉴赏
-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美杭州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赞美杭州的古诗,赞美杭州的古诗,关于赞美杭州的古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其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名言: 为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注释: 而: 如果。 句意: 作为君主如果没有规劝过失的臣下就会失去正直的品性, 作为有地位的人如果没有给予教诲的朋友就会失去正确视听的能力。 出处:
-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途,舆人困穷。载驰载驱,沐雨栉风。舍我高殿,何为泥中?在昔周武,爰暨公旦。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曹丕《黎阳作诗》共三首。两首四言,一首
-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