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全诗鉴赏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
【原题】:八年正月天庆节上清宫行香锡庆院御筵日扬辉有非烟非雾之云
-
《古代兵法散文·明代兵法·兵经百篇》原文鉴赏
-
宋词典故·共话桑麻 【出典】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二《归田园居五首》其二:“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释义】 陶潜诗叙写隐居田园,交往农民,共谈庄稼,有“但道桑麻长”之句
-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AA14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従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
这是一首闺怨词。人在愁绪中,雨是借以诉请的最佳友伴。首句“困花压蕊丝丝雨”,真切地写出春雨的绵长轻润。但这丝雨“困”花“压”蕊,原来也像是了解了闺中女子的愁肠,一任默默地飘洒相伴。“斗帐抱春寒”,夜深了人在红罗绣帐里却不能成寐,便更觉得
-
先帝虑汉、贼 ① 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② ,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
-
【题 解】《捕蛇者说》是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
-
自从楚辞唱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诏隐士》),草似乎就与别情离恨结下了不解之缘。《春草》诗写怀归的情绪,兼发思古之幽情。诗扣题写“春”。春是花的世界,诗也以花来写春光烂漫,“春来无处不芳菲”,展现了一个百花争艳、百花吐芬的美丽芳香的世界。诗的句式像唐代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用“无
-
花阵绮言 明刊本《花阵绮言》题词书影 明刊本《花阵绮言》正文书影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集。十二卷。题“楚江仙叟(一作“仙隐”)石公纂辑,吴门翰史茂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