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白居易

白居易《杭州春望》全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2-07-28 阅读:0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蹋晴沙。
[城东楼名望海楼。]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
[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



作品赏析

【注释】: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作。诗对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写,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后两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望”字把它们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首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作者原注云:“城东楼名望海楼。”太平寰宇记中望海楼作望潮楼,高十丈。次句护江堤指杭州东南钱塘江岸筑以防备海潮的长堤。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旭日东升,霞光万道,钱塘江水,奔流入海,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次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辗转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越国,后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见疏,终被杀害。所民间传说:他因怨恨吴王,死后驱水为涛,故钱塘江潮又称“子胥涛”。此诗通首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的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苏小”,即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苏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楼楚馆。这句正写题面的“春”字,点明季节,并以歌楼舞榭,写出杭州的繁华景象。应当注意的是,句中之柳非门前屋后之柳,而是极目远望到的院中之柳。唐宋诗醇评这两句说:“‘入’字、‘藏’字极写望中之景。”两句均引用典故写景,不但展现了眼前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下句旖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

  上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移在风物人情上。“红袖”指织绫女子。“柿蒂”指绫的花纹。作者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语意双关。作者原注:“其俗,酿酒趁梨花时熟,号为‘梨花春’。”“趁梨花”是说正好赶在梨花开时饮梨花春酒。此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末联又把目光移到远处,写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结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简称白堤。作者原注云:“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绿时,望如裙腰。”“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蒨,露草芊绵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同时,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岂非美丽少女的化身?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二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诗在写法上,由城外之东南,写到城内,然后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落有致,而又次序井然。同时,又将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更加丰富多彩,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止不住的赞美之情。

  (王思宇)
猜你喜欢
  • 《一翦梅·游蒋山,呈叶丞相赏析》

    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独立苍茫”、“日暮天寒”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首句“归去来兮”,说明

  • 杜甫《夏夜叹》全诗赏析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

  • 《散文·两汉·魏其武安侯列传》内容简介和鉴赏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两汉·魏其武安侯列传》简析 司马迁著。见《史记》。这是汉初窦婴、田蚡、灌夫三人的合传。窦婴是窦太后之侄。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反,被任为大将军。七国兵破,封为魏其侯。武帝初年,任

  • 苏轼《杭州次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一题作“次周焘》全诗鉴赏

    道眼转丹青,常于寂处鸣。早知雨是水,不作两般声。 作品赏析原题:杭州次周焘韵游天竺观激水?一题作“次周焘韵”?

  • “善譬”注释、译文和评说

    客 ① 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 王曰:“诺。” 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

  •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赏析》

    此词刻画了一个生活忧愁无绪、百无聊赖而彻夜难眠的女子。全词色彩华美,辞藻艳丽,语浅情深,含蓄有味。   此词上片首句“微晕娇花湿欲流”写梦中情景,以“湿欲流”写花饱蘸露水、晶莹可爱的样子写出“娇花”模样。“簟纹灯影一生愁。梦回疑在远山楼

  • 《古文·与元九书》鉴赏

    古文·与元九书 白居易月日,居易白,微之足下

  • 哲理寓言诗词鉴赏《宣政末题酒家壁》

    [宋]马定国 苏黄不作文章伯,童蔡翻为社稷臣。 三十年来无定论,到头奸党是何人? 马定国生前正值宋朝统治面临内忧外患、自顾不暇的时期。当时朝廷内部政治腐败,佞臣专权,政治改革朝秦暮楚,新旧两党争权夺利

  • 李清照《孤雁儿》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孤雁儿》·李清照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恨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

  • 唐宋词之姜夔《暗香》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暗香》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 ① 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 ② 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③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④ 唤起玉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