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题座隅》全诗赏析
量力揆所用,曾不敌一夫。
幸因笔砚功,得升仕进途。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左右有兼仆,出入有单车。
自奉虽不厚,亦不至饥劬。
若有人及此,旁观为何如?
虽贤亦为幸,况我鄙且愚。
伯夷古贤人,鲁山亦其徒。
时哉无奈何,俱化为饿殍。
念彼益自愧,不敢忘斯须。
平生荣利心,破灭无遗余。
犹恐尘妄起,题此于座隅。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可怜卖炭老人身上衣裳正 单薄,但他生怕木炭卖价太低,宁愿天 气更冷些。 【鉴赏1】 可怜的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里,身上穿
-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①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
-
《鲁山山行》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通过描绘鲁山山脉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这首诗通过描写山势险峻,流水潺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自身的豪情壮志。同时,诗中反映了辛弃疾追求真理、追求自由的崇高理想。这首诗用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不禁为之倾倒。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理想,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表现力的诗作。
-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臣谨按 ② :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③ ,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 ④ 。专务诈诞,欺罔天听 ⑤ ,骤得美官 ⑥ ,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 ⑦
-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本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
-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出处】唐岑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 【意思】启明星落了晨光照着耀眼的珮剑,宫柳拂荡旌旗,露珠儿闪烁未干。 【全诗】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唐
-
作者: 台静农 【原文】: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
此生终安归,还轸天下半。朅来乘樏庙,复作微禹叹。(昔自南河赴杭州过此,盖二十二年矣。)従祠及彼呱,(有启庙。)像设偶此粲。(谓涂山氏。)秦祖当侑坐,(庙有柏翳。)夏郊亦荐裸。(有鲧庙。)可怜淮海人,尚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 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① 。(《庄子·人间世》) 【注释】 ①寇:强盗,这里引申为砍伐。膏:油脂,可燃烧、点燃。桂:桂树,其皮
-
是一个夏天,专程拜访九江庐山之美。对庐山的向往,来自大文豪苏轼题写的一首七绝:横看成嶺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